Loading...

典籍表

时间区间

2024年4月底的截面数据


字段展示

典籍表
类别
词条
简介
概述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流传版本
成书背景
影响评价
校注整理
书评序言
章节目录

样本数据

类别词条简介概述作者简介内容简介流传版本成书背景影响评价校注整理书评序言章节目录
典籍妇科一百十七症发明《妇科一百十七症发明》,妇科著作,1卷。清代包岩(蘅村)撰。包岩,清末医家。字蘅村,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世业医,其父长本书论述妇人月经、胎前、产后一百十七种病证的症状、主方,方后现存光绪二十九年(1903)初刻本。
典籍脉学注释汇参证治《脉学注释汇参证治》,一卷。清代汪文绮(字蕴谷)撰注,约成书汪文绮,字蕴谷,安徽休宁人,清代医家。世业医,父十洲、伯兄汪述脉27种,依次为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现存清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启吉野史藏版及抄本。作者鉴于世医只重视问诊而忽视切诊,故取《濒湖脉学》予以注释而本书编排新颖,注释简明,很有见地,是一部很好的脉学入门读物。
典籍内经素问校正《内经素问校正》,医经著作,2卷。清代于鬯(醴尊)撰。于氏本于鬯(约1862~1919),字醴尊,一字东厢,自号香草,江本书校勘《素问》经文九十七条,或从通假、或据训诂、言必有据、本书统收于《香草续校书》中,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影印本。于氏为清末知名小学大师,以考证广博、治学严谨而著称。将《素问于氏校勘,引据经、传、史、书以及《内经》诸校注家之语,博引广
典籍推拿指南《推拿指南》,六卷。清代唐系祥撰,成书于光绪三十一年(190" 本书将推拿原理、诸证治法以歌诀形式记述而成,末附方药。"" 现存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经元堂刻本。"" 全书论述精详,可供研究与学习推拿者参考。"" 本书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点校出版的古籍。"
典籍推拿指南《推拿指南》,六卷。清代唐系祥撰,成书于光绪三十一年(190" 本书将推拿原理、诸证治法以歌诀形式记述而成,末附方药。"" 现存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经元堂刻本。"" 全书论述精详,可供研究与学习推拿者参考。"" 本书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点校出版的古籍。"
典籍眼科要旨《眼科要旨》,三卷,清代张廷桂(子襄)撰。成书并刊于光绪元年" 上卷载详目原论、眼科论、治法真诠、眼科用药、看眼心诀等;中"" 现存清光绪元年(1875)嘉平圆复道人初刊本及抄本。"" 是书本于《银海精微》《眼方琐言》两书,采其奥旨,撮其大略,"" 本书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点校出版的古籍。"
典籍御院药方《御院药方》,方书,11卷。元代许国祯等编纂,刊于至元四年(" 许国祯,元代医官。字进之,绛州曲沃(今属山西)人。祖济,为"" 全书11卷,分为治风、治伤寒、治一切气、治痰饮、补虚损、治"" 现存日本宽政十年(1798)千贺芳久仿乾隆时聚珍版活字本,"" 御药院始设于宋代,金、元袭之,是宋、金、元三朝宫廷药局机构"" 本书不仅可窥见宋元宫廷用药之一斑,亦可资临床参考。"" 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之校注本。本书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点校出版的古籍。"
典籍脾胃论《脾胃论》,撰于公元1249年,三卷,是李东垣创导脾胃学说的《脾胃论》,撰于公元1249年,三卷,是李东垣创导脾胃学说的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宋金时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生《脾胃论》是东垣学说中理论最集中的部分。卷上为本书的基本部分现存较早版本有《济生拔萃》本、《东垣十书》本、《古今医统正脉金朝末年,战乱频仍,民病饥饱失调,李杲继承其师张元素“古方今李杲身处金元时代,在医学“新学肇兴”之际,创立脾胃学说,阐发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八风之邪,中人之高者也。水谷之寒热,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脾胃盛衰论补脾胃泻
典籍内外伤辨惑论《内外伤辨惑论》,三卷,元·李东垣撰于公元1247年。上卷以《内外伤辨惑论》,三卷,元·李东垣撰于公元1247年。上卷以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宋金时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生书中主要讨论内伤和外感两大病类的病因、病状、脉象、治法等问题现存较早刻本有《东垣十书》、《医统正脉》等,1949年后有排李杲所处的金元时代战乱频仍,疾病流行,人民生活极不安定。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本书论理精辟,辨证详明,对发展中医脾胃理论有仆幼自受《难》、《素》于易水张元素先生,讲诵既久,稍有所得;卷上辨阴证阳证辨脉辨寒热辨外感八风之邪辨手心手背辨口鼻辨气少
典籍医说《医说》,医史著作,宋代张杲著。全书共10卷。卷1介绍三皇历《医说》,医史著作,宋代张杲著。全书共10卷。卷1介绍三皇历张杲(约1149~1227)南宋医家,字季明。新安歙县(今属全书共分四十九门,前七门总述名医(自古至唐代王冰等160人)现存宋刻本、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张士立刊本及嘉靖二十三本书广泛收集南宋以前多种文史著作及医籍中有关医学人物、典故、《慈云楼藏书志》称“读之足以扩充耳目,增长知识,诚医部中益人
典籍理瀹骈文《理瀹骈文》,外治法专著,又名《外治医说》,清代吴尚先(师机《理瀹骈文》,外治法专著,又名《外治医说》,清代吴尚先(师机吴师机,名安业,字尚先,浙江钱塘人。因太平天国战争,避居江苏一、追溯外治法的渊源与发展吴氏指出,外治法的历史渊源很早,如《理瀹骈文》补刊于同治四年,另有光绪元年补刻膏方本、光绪年间吴氏随父寓居扬州之时,以诗文自娱,兼治医学。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吴氏在《理瀹骈文》中总结前人的成就,发挥自己的独到见解,把中序人在气交之中。凡呼吸吐纳之气皆天地之元气也。其或疾风豪雨祁序序序略言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
典籍温病条辨《温病条辨》,清代吴瑭(鞠通)著(1798年),为温病通论著《温病条辨》,清代吴瑭(鞠通)著(1798年),为温病通论著吴瑭(1758—1836),字鞠通,淮阴(今属江苏)人。19《温病条辨》仿《伤寒论》体例,分条列论,以求简要易诵,又恐简《温病条辨》由问心堂初刊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此后翻印吴鞠通谓前贤之中,元代王履(安道)虽能辨证温病,但论之未详;该书内容全面系统,理法方药齐备,切合临床实用,为清代温病学说《温病条辨》有多种现代校点本,以道光十六年(1836年)刊本为底本,2007年张志斌以嘉庆十八年温病条辨朱序天以五运六气化生万物,不能无过不及之差,于是有六卷首 原病篇卷一 上焦篇卷二 中焦篇卷三 下焦篇卷四 杂说卷
典籍温热逢源《温热逢源》是温病医论著作,3卷,清代柳宝诒(谷孙)著于光绪《温热逢源》是温病医论著作,3卷,清代柳宝诒(谷孙)著于光绪柳宝诒(1842—1901),清末医学家。字谷孙,号冠群。澄《温热逢源》卷上详注《灵枢》《素问》《难经》中有关伏气化温、《温热逢源》书成后无单行本,初于1924年收入《三三医书》刊柳氏精研温病,尤对伏气温病多有卓见,上溯《内》、《难》,下及本书备受医家推誉,近代名医裘庆元称其“于温热证有独到之见地”《温热逢源》版本较少,1924年《三三医书》本是为该书首次刊行于世。卷上详注《灵枢》《素问》伏气化温诸条详注《难经》伏气发温诸条
典籍难经正义《难经正义》,《难经》注本,6卷。清代叶霖(子雨)撰于光绪二《难经正义》,《难经》注本,6卷。清代叶霖(子雨)撰于光绪二叶霖,清代医家。字子雨,号石林旧隐。江苏扬州人。同治、光绪(卷一为一至二十二难,卷二为二十三至二十九难,卷三为三十至四十现存《珍本医书集成》本,1981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排印叶氏以《难经》理趣深远、难窥堂奥,故“议考经文,寻其意旨,旁本书辩论精要,考证详审,是研究《难经》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序医书之繁,汗牛充栋,然剽袭伪托者多矣,何从而信之哉,亦在慎
典籍伤寒舌鉴《伤寒舌鉴》,舌诊著作,1卷。清·张登(诞先)撰于康熙七年(《伤寒舌鉴》,舌诊著作,1卷。清·张登(诞先)撰于康熙七年(张登为清代名医张璐之长子,幼承家学,医术颇精。曾与其弟张倬一《伤寒舌鉴》共有120幅舌苔图,分为白苔、黄苔、黑苔、灰苔、现存《张氏医通》、《四库全书》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出版。本书为张氏论舌专著,系以申斗垣《伤寒观舌心法》为张本,经删补本书内容丰富翔实,切合临床实际,流传颇广,影响较大。《四库全自序尝读仲景书,止言舌白、苔滑,并无黄、黑、刺、裂。至《金镜白苔舌总论黄苔舌总论黑苔舌总论灰色舌总论红色舌总论紫色舌总论
典籍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31卷。北宋唐慎微约《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31卷。北宋唐慎微约唐慎微,宋代著名医药学家。字审元。成都华阳人,一说蜀州晋原(本书在宋《嘉祐本草》基础上予以扩充、调整,并入《本草图经》而今存《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以《大观本草》《政和本草》两类版本为本书原为个人编撰,以其所具特色为官方赏识,故组织人员修订,成本书成书后未曾刊印。北宋大观二年(1108)仁和县尉管句学事艾晟受集贤学士孙觌之命,重修本草之记此书世行久矣,诸家因革不同,今取证类本尤善者为窠
典籍医略十三篇《医略十三篇》为内科著作,13卷,清代蒋宝素(问斋)所撰,刊《医略十三篇》为内科著作,13卷,清代蒋宝素(问斋)所撰,刊蒋宝素(1795~1873),字问斋,号帝书,清代江苏丹徒县《医略十三篇》系蒋氏《医略》稿先刻之“六淫门”13卷,卷末附现存有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镇江快志堂刻本、1936年世《医略十三篇》为作者所撰《医略》六淫门之单刻本,系将其父《椿潘序《医略十三篇》,乃京口蒋君宝素手著。京口于吾吴为同里,是卷一 真中风第一卷二 类中风第二卷三 伤寒第三卷四 暑证第四
典籍秘传外科方《秘传外科方》,外科著作。明代赵宜真辑,刊于洪武二十八年(1《秘传外科方》,外科著作。明代赵宜真辑,刊于洪武二十八年(1赵宜真,元明间道家。号原阳子。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少习儒,本书主要论述外科疮疡、痈疽、疔疮、痔疮的治法,并附图24幅,现存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仙传外本书系作者集其先师治疗外症之经验,参以个人临证心得而成。本书是一部对临床、科研均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方书。
典籍洗冤集录《洗冤集录》,法医著作,又名《洗冤录》、《宋提刑洗冤集录》,《洗冤集录》,法医著作,又名《洗冤录》、《宋提刑洗冤集录》,宋慈(1186~1249)南宋法医学家。字惠父,建阳(今属福全书共53条。卷一为检尸法令、检复总说和疑难杂说(上);卷二现存元刻本、明刊本等,通行本为1958年法律出版社据孙星衍刊作者历任主簿、知县、通判和经略安抚使等职,其间多次主管刑狱,本书问世后“官司检验奉为金科玉律”,“入官佐幕无不肄习”。凡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盖死生出入之卷之一一 条令二 检覆总说上三 检覆总说下四 疑难杂说上卷之
典籍本草拾遗《本草拾遗》,本草著作,一名《陈藏器本草》,10卷。唐·陈藏《本草拾遗》,本草著作,一名《陈藏器本草》,10卷。唐·陈藏陈藏器,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公元8世纪,四明(今浙江鄞县)人《本草拾遗》分为《序例》1卷、《拾遗》6卷、《解纷》3卷。在原书已佚,其文多见于《医心方》、《开宝本草》、《嘉祐本草》、《新修本草》成书数十年间,民间单方验方大批涌现出来,加上《新明代李时珍评价此书“藏器著述,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今有尚志钧辑校本(1983年),考校颇详。
典籍察病指南《察病指南》,脉学著作,3卷。南宋施发(政卿)撰于淳祐元年(《察病指南》,脉学著作,3卷。南宋施发(政卿)撰于淳祐元年(施发,字政卿,南宋医家,永嘉人(今浙江温州)。其寓室名“桂堂全书共3卷。作者认为诊病当精审细察,四诊合参,但时人往往只取现存多种日本刻本、《三三医书》本。近代以来有石印本出版。19施氏认为诊病当精审细察,四诊合参,但时人往往只取切诊。于是采全书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并附有歌诀,易学易记。但是书中对脉象序一医之为学,自神圣工巧之外无余说,今人往往遗其三而主其一。卷上十二经总括诊三部脉法三部九候左右三部六候四季脉名诊五脏四
典籍喉科指掌《喉科指掌》,6卷,清代张宗良(留仙)撰。初刊于乾隆二十二年《喉科指掌》,6卷,清代张宗良(留仙)撰。初刊于乾隆二十二年张宗良,清代医家。字留仙,江苏吴县人。生平精研医理,尤擅长喉《喉科指掌》列述喉科病症七十三种,首次将咽喉科(包括口齿、舌《喉科指掌》主要版本有清乾隆年间苏雪书屋刊本、咸丰十年庚申(清代中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口流动较为频繁,传染性疾病流《喉科指掌》总结了清以前医家的治喉经验,是继《口齿类要》之后叙夫医之为类最繁,其为道甚难,而于咽喉一科则尤难之难者也。咽卷之一咽喉大纲论喉舌分经说咽喉看治法总要十六绝症又四绝症右手
典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南宋·陈言撰著,成书于淳熙元年(117《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南宋·陈言撰著,成书于淳熙元年(117陈言(1131~1189),字无择,号鹤溪,青田(今浙江青田全书18卷,分为180门,包括内、外、五官、妇、儿各科病证及现有南宋复刻本、元刻本及清《四库全书》本等多种刊本,1949陈氏与同道汤致德等论及医药之道,乃撰著本书,在自序中说:“或本书奠定了中医病因学之雏形,对研究中医病因学说和各科临床治疗余绍兴辛巳,为叶表弟桷伯材集方六卷。前叙阴阳病脉证,次及所因卷之一脉经序学诊例总论脉式三部分位六经所属五脏所属五脏本脉体
典籍解围元薮《解围元薮》,麻风病著作,又名《癞症秘书》。4卷。明代沈之问《解围元薮》,麻风病著作,又名《癞症秘书》。4卷。明代沈之问沈之问,明代医学家,号无为道人。祖怡梅素好医学,尝搜集众多治此书为沈氏在家传治麻风病基础上,广集当代名医及民间治诸风病症现存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黄钟校无锡孙德堂刻本、抄本,后本书为沈氏在家传治麻风病基础上,广集当代名医及民间治诸风病症本书广论风病,尤对麻风病的论症清晰、确切、分类简明、内容精要卷一风癞论三十六疯六经分属卷二六经三十六疯总论药病总说癞症一
典籍解围元薮《解围元薮》,麻风病著作,又名《癞症秘书》。4卷。明代沈之问《解围元薮》,麻风病著作,又名《癞症秘书》。4卷。明代沈之问沈之问,明代医学家,号无为道人。祖怡梅素好医学,尝搜集众多治此书为沈氏在家传治麻风病基础上,广集当代名医及民间治诸风病症现存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黄钟校无锡孙德堂刻本、抄本,后本书为沈氏在家传治麻风病基础上,广集当代名医及民间治诸风病症本书广论风病,尤对麻风病的论症清晰、确切、分类简明、内容精要卷一风癞论三十六疯六经分属卷二六经三十六疯总论药病总说癞症一
典籍小儿推拿秘诀《小儿推拿秘诀》,推拿著作,明代周于蕃(岳夫)著。成书于万历《小儿推拿秘诀》,推拿著作,明代周于蕃(岳夫)著。成书于万历周于蕃,字岳夫,蒲圻(今属湖北)人,明代医家。通晓医理,尤善本书将明代流行于民间的推拿手法进行了记录和整理,主要记述了小现存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明代以来,小儿推拿逐渐受到主流中医学界的重视,对其进行较为全本书系较早的推拿专著之一,所记载的推拿手法对后世推拿学的发展清代钱汝明对本书进行参订并增入部分内容,名为《秘传推拿要诀》。
典籍医学入门《医学入门》,中医全书。8卷,卷首1卷。明李梴(健斋)撰。刊《医学入门》,中医全书。8卷,卷首1卷。明李梴(健斋)撰。刊李梴字健斋,南丰(今江西南丰)人。生卒年已不可详考,大约生活全书共8卷,其中卷首1卷,正文7卷。卷首载集例、先天图、天地现存明万历三年(1575)初刻本、清光绪十八年(1892)翰李梴编撰《医学入门》之动机,据该书“集例”所说,“因病陟医,《医学入门》受到国内外医家的高度重视和赞扬,日本曾掀起持续近《医学入门》引客有窥瓮牗而诮之曰:子值离索之失,而考诸《素问卷之首集例先天图天地人物气候相应说天地人物气候相应图明堂仰伏
典籍本草乘雅半偈《本草乘雅半偈》,本草著作。原书未分卷,后世有著录为10、1《本草乘雅半偈》,本草著作。原书未分卷,后世有著录为10、1卢子颐,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卒于清康熙三年(16《本草乘雅半偈》为卢子颐增补撰写而成。因为在书的内容上有“覈现存清初卢氏月枢阁刊本、《四库全书》本及据此转抄的抄本数种,卢子颐之父卢复精于医道,晚年著《本草纲目博议》一书。卢子颐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考据该洽,辨论亦颇明晰。于诸家药品自序余质性黑暗,又不能多取师承。然以黑暗故,益不自知其为黑暗
典籍十四经发挥《十四经发挥》,经脉专著,3卷。元代滑寿(伯仁)撰于至正元年《十四经发挥》,经脉专著,3卷。元代滑寿(伯仁)撰于至正元年滑寿,元代医学家。字伯仁,晚号撄宁生。祖籍襄城(今属河南),上载手足阴阳流注篇,附仰伏人尺寸图,其正文与忽泰必列之《金兰现存《薛氏医案》刻本及日本宽永二年(1625)洛阳二条梅寿刻滑氏鉴于当时针灸之道湮而不彰,经络之学晦而不明,故将《内经》本书作为中医针灸经络学著名的古典著作,问世后即远传日本、朝鲜明代薛铠曾校刊本书,明嘉靖七年(1528)其子薛己将其收入《薛氏医案》丛书中。

数据更新频率

年度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