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Time Range

2011.5-2024.4


Field Display

China Financial News Newspaper Text Data Field Table
Site Chinese Name
Posting Time
Section Name
First Title
Title
Tail title
Author
Picture
Main text

Sample data

Site Chinese name Posting time Section name First title Title Tail title Author Picture Main text
中国网 2024/2/2 保险 三部门试点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姜琳 彭美琪 [] 三部门试点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024年02月02日07:05 中国经济网 作者:姜琳 彭美琪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为更好保障职工权益,提升工伤保险服务便捷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近日下发通知,部署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  通知要求,4月1日,由各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社部门选择部分地市启动试点,试点地市人员可持社保卡直接结算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工伤医疗费用、住院工伤康复费用和辅助器具配置费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负责人介绍,试点地区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坚持住院费用先纳入,先期以异地长期居住(工作)和异地转诊转院人员起步,优先联通异地就医集中地区,协议机构信息系统联通一家上线一家,稳步有序推进直接结算工作。  这位负责人表示,参加工伤保险并已完成工伤认定、工伤复发确认、工伤康复确认或辅助器具配置确认的异地长期居住、常驻异地工作和异地转诊转院等工伤职工,可以申请办理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工伤医疗费用、住院工伤康复费用和辅助器具配置费用直接结算。  工伤职工跨省异地就医前,应向参保地经办机构进行备案并经审核同意。异地长期居住(工作)工伤职工和跨省转诊转院工伤职工备案有效期由参保省份统一规定。参保省份可合理设置变更或取消备案的时限要求,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  通知明确,住院伙食补助费和因异地转诊转院发生的到统筹区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不纳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由参保地经办机构按照参保地政策审核报销。  截至2023年末,全国基本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3.02亿人,同比增加1054万人。(责任编辑:孟茜云)
中国网 2024/3/12 基金 两只中证A50ETF高效建仓 多家险资借“基”加仓 中国经济网 [] 两只中证A50ETF高效建仓 多家险资借“基”加仓2024年03月12日09:02 中国经济网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苗露  截至3月7日晚间,备受市场关注的首批中证A50ETF全部成立,10只产品共募集规模约165亿元,其中摩根、平安、华泰柏瑞、大成四家旗下产品顶额20亿成立,吹响了权益基金发行回暖的号角。  与此同时,部分产品的建仓情况也随之披露。从平安、摩根两家公司的中证A50ETF上市交易书来看,两只ETF均迅速完成了建仓,仅用一两天时间便把股票仓位提到了90%以上。多家险资也借“基”加仓,大手笔配置这两只基金。  具体来看,3月7日,摩根中证A50指数ETF发布上市交易公告书。公告显示,该基金成立于3月5日,成立当天该基金便开始建仓,截至3月5日的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已经达到90.94%,1天时间便把仓位打到九成。  同样的,平安中证A50指数ETF的上市交易公告书也显示,该基金成立于3月4日,而截至3月5日,该基金所持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已经达到了96.05%,仅用两天便将仓位基本打满。  据悉,上述两只ETF均将在3月12日上市交易,从基金净值来看,平安中证A50指数ETF已经在3月5日发生了净值波动,当天上涨0.45%。  另一方面,风险偏好向来较低的险资也在近期加大了对权益市场的布局,借道ETF大手笔入市。以平安中证A50指数ETF为例,根据上市交易公告书,截至3月5日,该基金的机构持有份额为7.17亿份,占比在35.86%,前十大持有人中险资占了半壁江山,合计持有份额占基金总份额的29.16%。  摩根中证A50ETF也获得了众多险资的认购,该基金机构占比22.23%,前十大持有人中有4家险资。其中,该基金第一大持有人是太平洋人寿的分红险,申购份额为7900万份,占基金总份额比例3.97%;国华人寿分红险和太平洋人寿万能险分别买入了4390万份以及1756万份;此外,中国人寿(601628)再保险也买入了约1405万份。  华宝证券在研报中表示,保险机构资金具有中长期资金属性,选择ETF作为投资配置,说明ETF持仓透明、风格稳定的特点在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上有优势。(责任编辑:叶景)
中国网 2024/1/23 保险 如何降低新能源车险赔付率 中国经济网 [] 如何降低新能源车险赔付率2024年01月23日15:26 中国经济网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作者:房文彬  岁末年初,多家新能源车企晒出年度“成绩单”。对于主流新能源车企而言,2023年无疑是一个丰收年。在销售火热的同时,新能源车险面临的出险率高、赔付率高、保费高“三高”问题不可忽视。  新能源汽车的高出险率直接导致了高赔付率。新能源汽车因其运行成本远低于传统燃油车,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从事如网约车的营运业务,导致保险公司面临更高的赔付风险。与此同时,知识欠缺、道德风险加剧、高成本结构等因素易造成财险公司高赔付率,从而导致部分险企经营困难。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与后市场仍处于磨合期: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定损与传统燃油车存在较大差别,行业标准尚不明晰,新能源车险保费标准、定价机制仍处于完善过程中。与燃油车同等价格的新能源汽车维修费用远高于燃油车,高昂的维修价格叠加高赔付率,导致新能源汽车保费普遍高于同等价位燃油车。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我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风电设备“新三样”已替代服装、家具、家电“老三样”成为出口主力军。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的五篇大文章中,很多与新能源车险相关联,新能源车险重要性、机遇性不言而喻。更有甚者,业内将新能源车险视作车险的“终极之战”。  面对新能源车险发展面临的挑战,降低赔付率是当务之急。从承保端看,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要迅速迭代,费率上升空间要打开;强化营运车辆使用性质鉴别;关注车主驾驶习惯及车辆减值风险。从理赔端看,险企要关注电池等关键配件的可维修、可回收技术开发,要与车企、主机厂商等合作,破解新能源车险发展难题,逐渐解决“保费贵”问题。  目前,车企及险企发力破解难题,坚定落实“愿保尽保”,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使消费者真正享受发展带来的红利。比如,一些险企正积极开拓新能源产业保险,实施新能源与智能车险变革引领项目,对重点新能源汽车品牌组建专家团队。  未来,财险业应结合用户实际需求探索更多新能源车险创新产品,并积极联动生态链中多方角色、推动产业融合,提供更为优质且贯穿车辆使用始终的保障服务,以应对新能源汽车带来的车险经营变革。(记者 房文彬)(责任编辑:孟茜云)
中国网 2024/1/24 保险 保险公司青睐银行股权 多种方式加大投资力度 冷翠华 [] 保险公司青睐银行股权 多种方式加大投资力度2024年01月24日08:06 证券日报 作者:冷翠华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近期,保险公司对银行股权投资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兴趣。长城人寿在二级市场举牌无锡银行股票之后,继续通过可转债转股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持股比例;民生人寿受让网商银行10.96%的股权……  分析人士认为,保险公司加大银行股权投资力度,最主要的还是看中其高分红等特性,以匹配保险行业资产端长期、稳定的需求。不过,当前银行经营也面临一些挑战,险企在投资时需审慎评估风险。  具体来看,1月22日晚间,无锡银行发布公告称,长城人寿通过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将其持有的1321300张可转债转为无锡银行A股普通股。转股后,长城人寿持有无锡银行股份比例增加超过1%,达到总股本的6.36%。  此前,长城人寿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增持无锡银行股票。  1月11日,无锡银行发布的《关于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显示,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1月9日,长城人寿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在二级市场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无锡银行股份9999925股,增持后共持有无锡银行总股本5.00%的股份,达到了举牌线。此后,长城人寿继续增持,截至2024年1月18日,持有无锡银行总股本5.31%的股份。  持续加大对无锡银行投资的原因是什么?长城人寿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暂无法回应。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曹源源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长城人寿实施债转股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2023年以来权益市场和转债市场整体疲弱,在此背景下,低估值、高股息且盈利相对稳定的银行板块引发市场关注,成为机构穿越资本周期的策略选择;二是无锡银行总体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稳定,近12个月股息率4.01%,在上市农商行中较高,长城人寿看中其长期分红收益。此外,无锡银行盈利稳定、低估值、高股息的特征,也符合寿险资金低风险、低波动、稳定收益的配置需求。  除了长城人寿加大银行股权投资力度外,民生人寿近期受让网商银行股权也引发市场关注。  民生人寿1月19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去年12月28日,民生人寿与万向三农签署了《关于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以3.05元/股的价格受让万向三农持有的网商银行7.2亿股股份,交易金额为21.96亿元,交易完成后,民生人寿对网商银行的持股比例约为10.96%。  民生人寿实际控制人鲁伟鼎对万向三农形成控制并施加重大影响,并对网商银行施加重大影响,因此,上述事项涉及的民生人寿与万向三农的交易属于利益转移类重大关联交易,民生人寿与网商银行的交易属于资金运用类重大关联交易。  网商银行于2015年6月份开业,是由蚂蚁集团发起设立的中国首批民营银行之一,初始注册资本40亿元,此后增加至65.71亿元。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民生人寿受让网商银行股权,可能出于多方面考虑。网商银行作为一家互联网银行,具有较高的技术和创新优势,这对民生人寿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可能有所帮助。  在安光勇看来,一般情况下,险企投资银行股权是较好的选择,可以实现多元化投资组合并获得稳定的资产回报。不过,当前银行业面临利率下行等诸多挑战,可能影响其盈利能力和股价表现。因此,险企投资银行股权也面临一定的风险,险企在投资决策时应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加强对银行财务和业务模式的分析,同时关注宏观经济和行业政策的变化,谨慎评估风险,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责任编辑:朱赫)
中国网 2024/1/21 保险 多方热议保险业转型发展:发挥风险保障作用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杜燕飞 [] 多方热议保险业转型发展:发挥风险保障作用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01月21日09:02 人民网 作者:杜燕飞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人民网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杜燕飞)当前,保险业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日前在2023年度中国保险鼎峰50人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随着非融资金融服务需求的上升,保险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要聚焦主业主责,探索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发展路径,多维度提升综合实力,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当前,新旧动能转换下,金融业更加强调发展质量。同时,利率持续下行,金融机构业务结构或将发生变化,来自融资、投资端的回报可能面临挑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就保险业而言,随着市场非融资金融服务需求上升,保险行业发展空间大。养老金融方面,从产品、服务到投资管理,保险业在养老金融领域有很大的开拓空间;普惠金融方面,保险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如普惠型人身保险可发挥保障民生作用。同时,保险可进一步丰富财富管理金融产品类型,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  在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近年来,随着金融监管部门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保险机构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一道必答题。  “声誉风险管理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从政策层面讲,近几年内监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其中部分政策法规对重大声誉风险有一些约束性要求;从公司层面看,声誉风险是品牌建设的另一面,品牌建设和声誉风险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金融品牌研究所所长王晓乐表示,建议保险机构做好“三合一”工程,即将品牌建设、品牌危机和品牌内化三点结合起来,积累声誉资本和品牌资产。  与此同时,在保险业高质量转型发展过程中,市场传统的经营模式、战略定位、业务策略也将发生变化。  就新能源车险而言,茶道燕梳创始人兼CEO、原天平车险总裁、久隆保险原总经理谢跃认为,新能源车因其运行成本远低于燃油车,私人购买新能源车从事网约车等业务,保险公司面临更高的赔付风险。与此同时,定损员对新能源车知识欠缺、新能源车高成本结构等因素,也容易造成财险公司赔付率高。为此,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要迅速迭代,打开费率上升空间;新科技成果应用后,保险行业可要求电池、整车生产厂商同步进行可维修、可回收技术开发。  寿险业方面,中国太保寿险副总经理叶蓬认为,寿险行业有长期增长的潜力和加快发展的机会,例如,在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方面有非常很大潜力。目前寿险业在高质量转型中面临一些困难,要从“产品+服务”角度来提升客户经营能力,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随着国内人均保单持有率的持续提升,将来的竞争和价值挖掘越来越倚靠存量客户,要将存量业务管理和新业务同样重视起来。  “要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围绕经济建设和民生需求,提升保险保障和服务功能;明确业务主攻方向,人身险要推动商业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财产险要建立财险公司综合监管评级体系,加大车险领域‘报行合一’、检查处罚力度等;形成全面监管体系,强化覆盖机构全周期、业务全过程、治理全链条的动态监管;持续保持合规高压,突出‘严’的基调,做到应罚尽罚。”大家保险集团原总经理徐敬惠表示。(实习生张亚舒对本文亦有贡献)(责任编辑:孟茜云)
中国网 2024/1/18 保险 中保登成功登记开年首单险资ABS 中国经济网 [] 中保登成功登记开年首单险资ABS2024年01月18日11:43 中国经济网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作者:杨雨萌  日前,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保登”)发布信息显示,已于1月3日登记“民生通惠-柳工先进制造应收账款资产支持计划”,产品规模为10亿元,受托人是民生通惠资产。这是2024年中保登登记的首单险资ABS(资产证券化)。  过去一年,险资ABS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中保登共登记保险资产支持计划91只,登记规模超4500亿元。同时,获准开展交易所ABS后,相应的险资ABS产品也在逐渐落地。  目前,通过中保登开展资产支持计划仍是险资ABS的主要形式。1月17日,中保登连续公布4单已登记的险资ABS,其中就有来自获准开展交易所ABS的保险资管公司。中保登在2024年登记的第二单险资ABS便是来自平安资管的“平安-欣融4号小额消费资产支持计划”,产品规模为50亿元。此外,还有来自民生通惠资管、工银安盛资管和华泰资产的3单险资ABS,产品规模分别为20亿元、20亿元、15亿元。(记者 杨雨萌)(责任编辑:孟茜云)
中国网 2024/1/17 保险 五大上市险企去年共揽保费2.69万亿元 寿险业务复苏态势明显 中国证券报 [] 五大上市险企去年共揽保费2.69万亿元 寿险业务复苏态势明显2024年01月17日08:01 中国证券报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截至1月16日晚,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3年全年保费收入(即原保险保费收入,下同)数据均已出炉。五家险企共实现保费收入2.69万亿元,同比增长5.21%,五家险企保费收入均较2022年实现正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2024年,保险资产负债两端有望改善,有望推动保险股估值持续修复。   扭转收入下滑局面  具体到寿险业务方面,与2022年相比,五大上市险企的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均实现正增长,多家险企寿险业务保费收入扭转了2022年保费收入下滑的局面,复苏态势明显。  2023年,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6415亿元,同比增长4.28%;平安人寿实现保费收入4665.40亿元,同比增长6.21%;太保寿险实现保费收入2331.41亿元,同比增长4.86%;新华保险、人保寿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1659.03亿元、1006.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2%、8.56%。  从行业整体来看,2023年8月前,在预定利率换挡等因素的催化下,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随后在预定利率调整、报行合一等因素的影响下,寿险业务保费增速在2023年第三季度出现回落,四季度,随着影响逐渐减弱,寿险业务保费增速有所回暖。  展望2024年,业内人士看好寿险业务表现。华福证券分析师周颖婕认为,居民储蓄率的增加,以及居民保本保收益的投资偏好有望贡献储蓄险高需求量。从收益率来看,储蓄型保险产品仍具有一定竞争力,更符合一般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此外,储蓄险收益率相对于基金、理财也有明显优势。  开源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高超表示,从2023全年收官情况看,此前透支的需求已有明显恢复,养老、储蓄需求仍然旺盛,叠加供给端个险转型见效和银保以量补价的驱动,供需两端有望支撑险企2024年一季度新业务价值超预期。   财产险表现较为稳健  在财险业务方面,财险“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表现较为稳健。  2023年全年,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5158.07亿元、3021.61亿元、1903.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26%、1.38%、11.42%。  分类型来看,三家财险公司的车险业务保费收入均实现正增长,但增速较2022年有所放缓,非车险业务保费收入增速出现分化。在车险业务方面,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2023年车险业务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33%、6.24%、5.64%,而2022年的增速分别为6.22%、6.60%、6.75%。  在业内人士看来,2024年,财产险保费收入有望稳健增长,综合成本率有望改善。  周颖婕认为,展望未来,汽车市场受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影响逐渐回暖,且新能源车险相对于传统汽车车均保费更高,叠加商务部等部门出台汽车市场支持政策,预计2024年车险保费有望维持一定增速。  太平洋证券分析师夏芈卬表示,展望2024年,乘联会预计新能源车渗透率从35%提升至40%,带动乘用车整体销量提升5%,车险或同步增长。非车险则得益于2023年低基数和细分领域的政策支持,预计可实现两位数高增。预计产险总体实现高个位数增长,综合成本率在高基数和灾情出清下也有望优化。   估值有望修复  2023年,保险板块经历两轮上涨行情,整体来看,当前保险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业内人士认为,2024年,保险资产负债两端有望改善,推动保险股估值修复。  信达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王舫朝认为,在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基调下,保险负债端、投资端有望同步受益。  “2024年负债端有望受益于持续高企的储蓄意愿、代理人队伍质态改善以及银保业务量稳价升,实现新业务价值正增长。”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同时资产端随着地产等潜在风险因素逐步化解、长端利率企稳以及权益市场回暖,板块估值有望进一步上修。  中信证券非银联席首席分析师童成墩认为,短期来看,寿险行业整体仍然处于资产端驱动的逻辑下,资产端的驱动因素包括股市、利率和资产风险,目前行业内公司估值整体处于低位,建议均衡配置等待行业资产端因素表现。长期来看,行业将进入新一轮供给侧集中的周期,可重点关注在产品策略、渠道方面具备优势的头部公司。(责任编辑:谭梦桐)
中国网 2024/1/16 保险 中国人保2023年原保险保费收入6616.49亿元 同比增长6.86% 中国网财经 [] 中国人保2023年原保险保费收入6616.49亿元 同比增长6.86%2024年01月16日10:46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中国网财经1月16日讯 近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发布原保险保费收入公告。公告显示,中国人保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经由子公司所获得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共6616.49亿元,同比增长6.86%。  其中,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158.07亿元,同比增长6.3%;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006.34亿元,同比增长8.6%;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52.08亿元,同比增长10.2%。(责任编辑:谭梦桐)
中国网 2024/1/16 保险 外地人也能买“北京普惠健康保”吗?十大热点问题解答 中国网财经 [] 外地人也能买“北京普惠健康保”吗?十大热点问题解答2024年01月16日10:45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中国网财经1月16日讯(记者 郭伟莹)“今年我有了宝宝,爸妈来北京帮忙照顾孩子,爸妈年纪大了,只有当地的医保,没有其他保障,听说有北京市居住证,也可以给外地的父母投保北京普惠健康保,真的挺好的,我立马就给爸妈保上了,毕竟老人买一份合适的保障太难了,”A女士(化名)说。  新市民可参保可理赔是“北京普惠健康保”一大参保亮点,惠及每个人群,新市民参保范围是拥有北京户籍,且已参加异地基本医保的北京市新市民;或者有北京市居住证,且已参加异地基本医保的北京市新市民。也就是说来京为子女带孩子的父母可以参保,有异地医保且办理了北京市居住证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来京工作的外地人都可以参保,在他乡也可以拥有一份“安全感”。  最近,很多市民咨询“外地人能不能参保?没有北京医保能不能参保”等新市民参保相关问题,记者特意整理了十大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1、外地人在北京生活,没有北京医保可以买吗?  答:可以的!只要参加了异地基本医保,且办理了北京市居住证就可以买。  比如一些来北京帮子女照看孩子的老年人,已经参保了家乡的基本医保,只要子女在京帮忙办理一个北京市居住证,就可以参保了。  2、我是北京户口,在外地工作,所以参加了外地职工医保,个账里面的钱可以为有北京医保的父母缴费吗?  答:您可以以北京新市民身份投保北京普惠健康保,参保时选择【新市民】即可,异地医保个账无法为有北京医保的父母缴费,选择【微信支付】即可。  3、请问外地新农合,有北京市居住证可以办理吗?  答:可以!在参保时选择【新市民】身份参保即可,如被保险人属于持有北京市居住证的新市民,理赔时,需提交有效居住证信息(被保险人的出险时间须在居住证有效期内)及其他理赔须知内要求的理赔材料,如出险时间不在居住证有效期内,将无法赔付。目前持有居住卡的客户,卡到期后赶快去换证哦!  4、孩子是异地医保,可以办吗?也需要办居住证吗?  答:孩子是异地医保,需要办理北京市居住证,在参保时选择【新市民】即可;理赔时,需提交有效居住证信息(被保险人的出险时间须在居住证有效期内)及其他理赔须知内要求的理赔材料,如出险时间不在居住证有效期内,将无法赔付。  5、大学生可以参保吗?  答:可以!北京在校大学生在参保时选择【中央公费医疗】即可;外地大学外地医保北京户口的大学生,参保时选择【新市民】即可;理赔时,选新市民的大学生需要提供北京户口本和医保结算单。前往医保所在地之外就诊前请先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确保医保可实时结算。  6、我有北京医保,父母是异地户口、异地社保,已办理居住证,可以用医保卡账户余额给父母投保吗?  答:不可以。个人医保卡余额使用时,家人也必须享受北京医保待遇,即双方都有北京医保。异地医保参保可直接选择【微信支付】。  7、新市民在理赔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答:新市民需要通过“北京普惠健康保”微信公众号线上申请理赔,理赔时,需提交有效居住证信息(被保险人的出险时间须在居住证有效期内)及其他理赔须知内要求的理赔材料,如出险时间不在居住证有效期内,将无法赔付。目前持有居住卡的客户,卡到期后及时换成北京市居住证。  8、新市民在门诊看病可以报销吗?  答:针对于新市民的理赔,医保内的自付责任和医保外的住院自费责任,门诊是不保障的;特定高额药品责任,如果新市民在特药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或定点药店发生的特药费用,该药品需要在北京普惠健康保特药清单内并符合其适应症范围,0免赔额,直接按比例报销。  9、家人是外地医保,有北京居住证,在北京看病能报销吗?  答:可以。大家需要先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经医保结算后,符合赔付条件的的费用,“北京普惠健康保”扣除免赔额后,按比例赔付。  10、异地医保有北京居住证,如果在医保所在地看病,可以通过“北京普惠健康保”报销么?  可以的。如在医保所在地的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就医,经当地基本医疗保险结算后,可以通过“北京普惠健康保”微信公众号申请理赔。需要注意的是,理赔时需提交有效居住证信息(被保险人的出险时间须在居住证有效期内)及其他理赔须知内要求的理赔材料。  “北京普惠健康保”参保不限年龄、不限健康状况,既往症可保可赔。不仅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在保状态的参保人员(包括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相关政府部门管理的特定人群(指由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管理的征地超转、离休及军休等参保人员),中央公费医疗参保人可以参保;而且拥有北京户籍或持有北京市居住证且已参加异地基本医保的北京市新市民也可参保,温暖每个群体。  未办理的市民可以关注官方指定投保平台“北京普惠健康保”微信公众号,或通过北京市政务服务平台“京通”小程序,两种途径线上投保,亦可通过中国人民保险、中国人寿、泰康、太平洋保险、中国平安、北京人寿6家保险公司的专业工作人员咨询投保。为避免保障中断,大家在支付时请一并勾选“开通次年自动投保缴费”。参保2024年1月31日截止,保障期限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如果有公司想为员工统一投保,可以在“北京普惠健康保”微信公众号中点击菜单栏【个人中心-企业登记】,在页面登记信息后,将有工作人员联系服务。(责任编辑:谭梦桐)
中国网 2024/1/15 保险 开年半个月两次举牌,险资又要买买买了? 中国经济网 [] 开年半个月两次举牌,险资又要买买买了?2024年01月15日09:38 北京商报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2024年一开年,险资便以两次举牌上市公司“闪亮登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显示,1月12日,长城人寿公告称,公司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在二级市场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无锡银行,持股已达到5%,触发举牌。这已经是今年险资第二次举牌,1月4日,紫金保险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协议转让买入华光环能股票,占华光环能A股股本的5.0012%,同样触发举牌。  保险公司积极举牌上市公司背后,不仅是由于监管政策鼓励,也与近两年险资权益投资策略变化和权益市场的低位有关。并且,险资举牌背后的资金来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与万能险账户有关,多来自自有资金、保险责任准备金等。  开年两次举牌释放热情信号  开年以来,已有两家公司主动举牌,分别是紫金保险和长城人寿。  1月12日,长城人寿公告称,2023年12月29日—2024年1月9日期间,长城人寿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在二级市场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无锡银行股份999.99万股。长城人寿直接持有无锡银行1.08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5.00%,触发举牌。此前不久,1月4日,紫金保险发布公告称,1月2日,公司通过协议转让买入华光环能A股4719.47万股,共计持有华光环能A股4719.47万股,占华光环能A股股本的5.0012%,同样触发举牌。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开年险资举牌为市场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当前资本市场处于历史底部的位置,当前举牌成本比较低。并且,险资作为机构投资者,一直重视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当前举牌属于逆向布局,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财经评论员张雪峰也表示,开年险资举牌热释放了积极信号,这反映了险资对权益市场前景的乐观态度。  回溯此前,在历经两年冷淡期后,2023年险资举牌呈现回暖趋势。2023年,险资全年累计9次举牌,而这一数据较2021年、2022年的1次和5次,次数明显增多。  并且,相较于此前,从举牌对象来看,新能源、金融、基建等领域成为近两年险资关注的重点方向。从举牌资金来源来看,不再与万能险账户有关,多来自自有资金、保险责任准备金等。张雪峰指出,当前,基建、新能源和金融等领域被视为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产业,因此吸引了险资的目光。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长城人寿举牌无锡银行,为时隔八年后险资再度举牌A股银行股。险资上一次举牌A股银行股还是在2015年底,人保财险举牌华夏银行。东莞证券研报认为,目前银行板块的估值水平、波动率与股息率十分契合险资长期资金的要求,险企有望通过增持银行股票获得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  长线资金加速储备“弹药”  险资是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当前,险资在权益市场的投资虽然有所回暖,但仍处于低位。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险资配置股票与证券投资基金的余额约为3.37万亿元,占险资运用总额的12.3%,这一比例低于2020年末的13.8%和2019年末的13.2%。  不过,近期险资也在加速储备“弹药”。除了上述举牌外,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于1月8日完成登记。这意味着由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联合直接投资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顺利完成备案登记。未来,两家公司将分别出资250亿元,投资权益市场。  站在当下时间点,保险机构对权益投资信心较强。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近日发布的“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投资信心指数”显示,保险机构预期2024年度和2024年一季度权益投资情况较为乐观,分别为61.01和61.14,均高于50中位值。整体来看,保险机构对2024年权益投资信心较强,对宏观经济和固定收益投资信心持较积极态度。  杨德龙预测,保险资金选择在市场低迷的时候逆向布局,举牌优质公司股权,是提高长期收益率的一个重要举措。未来这样的趋势可能会更加明显,保险资金的举牌高潮有望再现。(责任编辑:孟茜云)
中国网 2024/1/15 保险 保险机构需提高含“科”量 中国经济网 [] 保险机构需提高含“科”量2024年01月15日09:40 北京商报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保险能出几分力?1月12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除了鼓励保险机构将科技金融纳入机构战略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外,《通知》还提及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保险、中断保险在内多款“科技含量”十足的保险产品。同时,也对保险资金可以投向的领域划定了方向。  保险业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有哪些必要性?在相关领域加强保险保障等,需要保险机构从哪些方面发力?   鼓励设规划、加大投入  为推动保险业进一步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1月12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  《通知》共十七条措施,主要从持续深化科技金融组织管理机制建设、形成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扎实做好金融风险防控、加强组织保障和政策协同等方面,对做好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提出了工作要求。  其中,在持续深化科技金融组织管理机制建设方面,《通知》指出,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保险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将科技金融纳入机构战略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保险机构将科技金融纳入战略规划,意味着科技金融不再是一个边缘业务,而成为机构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这不仅能提升保险机构在科技领域的风险管理和服务能力,还能为机构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增长机遇。通过将科技金融纳入年度重点任务,保险机构能更加聚焦和投入资源,推动科技金融业务快速发展。  《通知》还鼓励保险机构在科技资源集聚的地区,规范建设科技金融专业或特色分支机构,专注做好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鼓励保险机构针对不同地区、处于不同行业和不同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企业,建立健全的差异化的专属评估评价体系。支持保险机构加快科技领域风险数据积累和行业协同,优化迭代精算模型,合理确定风险定价。  在强化数字赋能方面,《通知》鼓励保险机构加大数字金融研发投入,依法合规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业务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关键环节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持续提高运营效率,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提升风险防范水平,更好满足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  “加大数字金融研发投入对保险机构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朱克力表示,数字金融技术的运用能大幅提升保险机构的业务处理效率、经营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能力。数字化转型不仅能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体验,还能为保险机构带来更多创新产品与服务,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产品需增强含“科”量  《通知》提及的保险产品“科技含量”十足。从针对保险机构绘就的保险保障路线图来看,《通知》明确,支持保险机构开发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等险种,优化“三首”保险运行机制。支持保险机构通过共保体、大型商业保险和统括保单等形式,提供综合性保险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通知》鼓励保险机构开发科技型企业创业责任保险等产品;支持保险机构开发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等险种,优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软件首版次质量安全保险运行机制;鼓励保险机构拓展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保险、研发中断保险,健全知识产权被侵权损失保险、侵权责任保险等保险服务。  随着科技创新不断发展,科技型企业在初创期面临着诸多风险,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这些风险对初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基于此,朱克力表示,鼓励保险机构开发科技型企业创业责任保险等产品,能为这些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保障,降低创业风险,促进科技创新健康发展。  早在2021年,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指出,强化科技保险保障作用。  然而,科技相关保险当前仍面临“不温不火”的局面。因此,在相关领域加强保险保障,保险机构需从多维度协同发力。朱克力表示,一是加强产品研发,针对科技型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开发更多符合实际需求的保险产品;二是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科技型企业的风险进行精准识别和管理;三是优化服务流程,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保险服务。  金融系统业内人士武忠言表示,保险公司要增强含“科”量,夯实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基础。相较于传统领域,科技创新风险更具复杂性与多样性。沿袭过往产品设计思维无法满足科创风险个性化、定制化、综合化保障需求。这就倒逼保险公司应以保险的科技化、专业化来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支撑。   鼓励险资“活水”注入  《通知》还指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引导保险资金投资科技型企业和面向科技型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推动更多资金投早、投小、投科技。  “引导保险资金投资科技型企业和相关基金,对于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朱克力认为,一方面,保险资金具有长期稳定的投资特点,能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促进其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投资相关基金,保险机构能间接参与到更多科技创新项目当中,分享科技创新带来的收益。  与此同时,此举也有助于优化保险机构的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收益。朱克力进一步表示,科技创新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巨大的增长潜力。保险机构通过投资科技型企业及相关基金,能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实现自身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对于保险机构而言,在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同时,强化金融风险管理和防控必不可少。《通知》要求,保险机构要提高偿付能力风险管理水平,健全审慎稳健资金运作机制。  在强化业务合规性审查方面,《通知》亦作出要求。比如,保险机构要建立稳健的业务审批流程,坚持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坚守机构定位,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的合规性进行审查,坚决防止监管套利。(责任编辑:孟茜云)
中国网 2024/1/15 保险 保险中介机构小雨伞母公司港股上市 要闯几道难关? 中国经济网 [] 保险中介机构小雨伞母公司港股上市 要闯几道难关?2024年01月15日09:41 北京商报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排队IPO的保险中介机构再添一员。1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日前手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手回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  一直以来,保险中介机构上市之路并不顺畅。已上市的保险中介包括水滴、慧择、泛华控股集团。2023年以来,恒光保险代理、致保科技等也跃跃欲试,手回科技能否成功登陆港股为保险中介再争取一席?   押注互联网保险,营收来源单一  手回科技是在线人身险中介服务提供商,致力于通过以保险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人身险交易及服务平台,为保险客户提供定制保险服务解决方案。  相较于手回科技,其旗下平台小雨伞保险经纪知名度更高,另外,手回科技旗下还拥有咔嚓保和牛保100等平台。  对于自身的业务发展模式,手回科技在招股书中透露:“通过小雨伞、咔嚓保和牛保100三大平台赋能于不同销售场景中的保险交易及服务。其中,通过小雨伞平台赋能在线直接销售解决方案;通过咔嚓保平台赋能代理人营销科技解决方案;通过牛保100平台赋能业务合作伙伴营销科技解决方案。”  虽然手回科技的业务链条中包含保险销售和科技服务等,但在营收构成方面,手回科技的营收来源完全依赖于保险交易服务,也就是销售保险产品获得佣金,俗称“卖保险”。相比之下,其保险技术服务的收入占比极低,常年不足1%。保险技术服务显然还不能成为手回科技业务发展的“第二曲线”。  以2023年前9个月为例,手回科技收入的99.7%来自保险交易服务,保险技术服务占全部收入比重仅有0.3%。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表示,这说明手回科技的业务构成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在研发投入方面,截至2023年9月30日,手回科技的研发团队由145名员工组成,占员工总数的22.0%。2023年前9个月,手回科技的研发开支为0.475亿元,同期的佣金支出和渠道推广费分别高达4.26亿元、4.30亿元。  从业务表现来看,2023年手回科技的业绩转亏,招股书显示,2022年及2023年前9个月,手回科技分别录得利润1.48亿元和亏损2.87亿元。有资深保险科技领域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当下保险中介面临的风险更多还是监管环境的不确定性、经济增长趋缓两大原因,直接影响保险销售及消费者购买力,从而造成保险中介公司业务规模及盈利能力下降。   互联网监管趋严, 旗下平台多次违规  除了盈利方面的压力,手回科技也面临合规方面的问题。  近两年,互联网保险在经历了“爆发期”后,正迎来新一轮的健康发展阶段,监管层面也越来越关注互联网保险的合规展业。  在互联网人身险走向稳健合规的大潮下,保险机构不仅要严格遵守监管政策,还要提供更多有价值、具有专业性的服务,而非做一些简单的“贴个牌”或“过个保费”的工作。  手回科技也在招股书中提到,监管部门通过发布法律、法规及规则,如《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关于开展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等,不断加强对保险产品销售及信息披露、保险中介机构的信息化工作及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监管及管理。  近两年,手回科技旗下平台屡次因为互联网保险违规被罚。2020年7月,小雨伞保险经纪因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被罚。2022年6月,因互联网保险信息披露不充分,小雨伞保险经纪被警告并处罚款1万元。2023年12月,手回科技旗下另一平台创信保险销售有限公司,因部分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不符合监管要求等被罚款5万元。  詹军豪对此表示,如果一家公司在严监管的背景下仍出现违规行为,这可能暴露出公司在合规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引起监管机构的关注和调查,甚至可能导致公司业务受到限制或停顿。  北京商报记者就亏损情况、收入构成、旗下平台屡次因为互联网保险违规被罚等问题致函采访手回科技。截至发稿,该公司未进行回复。   上市队伍拥挤,红海厮杀难免  从手回科技保险的商业模式和营收构成上也不难看出,公司的本质就是一家保险销售平台。手回科技还在招股书中表示,越来越多的传统保险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在线平台,直接向保险客户销售互联网保险产品,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保险客户决定直接从保险公司购买保险。  除了行业的“去中介化”,阿里、腾讯、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巨头都在进入互联网保险行业,分羹中介业务。行业巨头环伺,手握平台、渠道资源,手回科技也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鉴于中国领先互联网公司拥有大量数据及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我们认为该等公司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其保险业务与我们形成竞争。”手回科技在招股书中直言。  易于陷入双面“夹击”这一被动局面的背后,一方面,头部互联网公司拥有着丰富的在线渠道推广其产品的强大能力;另一方面,传统的保险公司具有更广泛的线下资源及保险客户在线转换的潜力。  回顾近两年保险中介上市IPO之路,似乎并不顺畅。恒光保险代理、致保科技、众淼创科等同业公司也跃跃欲试,但是成功上市者甚少。  重重压力下,手回科技冲刺港股前景如何?前述业内人士直言,近些年几个新上市的保险类企业股价表现不佳,这给资本及股民带来比较负面的印象。手回集团上市或许是为了拿回早期资本投入成本。  艾文智略首席投资官曹辙表示,手回科技在面对本身业务疲软、竞争加剧、港股市场疲软的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上市成功的概率大大降低。(责任编辑:孟茜云)
中国网 2024/1/12 保险 两大险企共设私募完成备案 有望引领增量资金入市 冷翠华 [] 两大险企共设私募完成备案 有望引领增量资金入市2024年01月12日08:16 证券日报 作者:冷翠华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丰兴华”)已于1月8日完成登记。这意味着我国首个由两家保险公司联合直接投资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顺利完成备案登记。业内人士预计,新产品将很快进入市场,为二级市场带来增量长线资金。  国丰兴华是鸿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鹄私募”)的管理人,后者由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分别出资250亿元共同设立。  成立速度快备案时间短  国丰兴华成立速度快、备案时间短。  2023年11月29日,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同时发布公告称,双方将联手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及基金管理人。12月22日,国丰兴华正式成立。12月28日,国丰兴华首次提交备案申请,2024年1月3日获通过,用时3个工作日。  人保资本股权投资原总裁、凯利资本总裁张令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后,国丰兴华和鸿鹄私募将进入设立基金并备案的环节,备案通过后就可以进行证券投资。在张令佳看来,国丰兴华的入市节奏将较快:第一,当前A股市场总成交额处于较低位置,需要增量资金活跃市场交易,而保险资金体量大、周期长,市场也视其行动为“风向标”;第二,无论是从估值还是从上市公司基本面来看,当前A股的投资价值都已经凸显,是长线资金布局的好时机。  对于鸿鹄私募的投资倾向,中国人寿相关负责人此前已明确表示,拟投资于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的优质上市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投资运作,根据市场形势把握建仓时机,动态优化策略。  减少短期业绩波动  事实上,在设立鸿鹄私募的消息传出之初,不少业内人士对其设立的原因及模式感到不解,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创新模式的优势逐渐清晰。  信达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舫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联合设立私募基金将使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计量,预计更多计入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中,将有望降低权益投资波动,资产价格波动不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净利润。  东吴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葛玉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公司型基金对旗下非交易性权益类资产指定为FVOCI,上市公司通过权益法对公司型基金后续计量中,FVOCI对净资产的波动体现为上市公司报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从而有望熨平净利润波动。  不过,从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来看,葛玉翔认为,设立私募基金公司和险企直接投资股票并无太大差别,因为在偿二代二期下,上市公司主体需要对公司型基金所持有的股票进行穿透并计量最低资本。  业内人士认为,推动保险资金等关键长线资金入市是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的重要举措。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共同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创新举措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华西证券认为,两家头部险企积极响应监管部门鼓励长线资金入市的号召,在适当时点进入权益市场,将给市场带来一定的示范效应,有助于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类似基金设立,从而发挥好保险机构长线投资者的积极作用,加大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力度,实现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责任编辑:朱赫)
中国网 2024/1/12 保险 风险偏好降低+投资收益稳定 部分银行客户经理开年力荐保险产品 冷翠华 杨笑寒 [] 风险偏好降低+投资收益稳定 部分银行客户经理开年力荐保险产品2024年01月12日08:18 证券日报 作者:冷翠华 杨笑寒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存款利率下调,适当调整自己的资产结构配置,用保险守护长期价值……”近期,记者朋友圈有不少人收到国有大行客户经理发来的推荐购买保险的短信。  银行客户经理开年推荐保险的一大背景是,随着2023年年底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再次下调存款利率,银保渠道储蓄型保险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相对上升。与此同时,各大保险公司也在银保业务上下功夫、促升级,丰富产品体系。整体来看,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银保渠道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也还存在一些挑战,需要从客户需求挖掘、产品设计、营销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升级。  主推两全险、增额终身寿险  随着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近期长期资金出现“存款搬家”的现象也更明显。保险作为长期资金配置选择的竞争力进一步上升。国有大行的多位客户经理表示,目前,保险产品的优势在于锁定预定利率以及复利计息。  例如,一位国有大行客户经理杜女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利率持续下行,买复利计息的产品可以锁定收益,早买早合适。”  另一家国有银行的客户经理刘先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目前存款利率下行、基金股票收益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将长期资金用于购买保险产品能够锁定收益,是比较聪明的选择。  从银行推荐的保险产品来看,两全险和增额终身寿险是主力产品。例如,某股份制银行的手机银行App公布的去年12月份保险产品人气榜显示,除医疗险、意外险外,唯一一款销售量排名前十的储蓄型保险为两全险。上述客户经理杜女士在以理财为需求的前提下,向记者重点推荐了一款增额终身寿险。  刘先生进一步表示,近年来,购买保险的人群逐渐扩大,以前多是持有高额资产的客户,近期持有中额资产的客户逐渐增加。例如,一个原本在银行存款300万元的客户,近期就将存款转移用于购买长期保险。  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当前的利率环境下,保险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此外,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逐步趋向有稳定投资收益的产品。刘先生表示,近些年,客户较为倾向做稳定投资,保险产品的收益稳定正是其竞争力之一。  需抓好长期产品销售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银保渠道依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保险公司个险渠道人力缩减、业务承压,银保渠道的重要性持续提升。多家险企表示,对个险、银保实施“两手抓”,在做大银保保费规模的同时,也注重价值的提升。“可以说,银保的未来很美好。”新华保险副总裁王练文此前表示,个险渠道依然是新华保险的核心渠道,但公司不会只做这一个渠道。近几年,银保一直是公司的重点渠道,未来将会进一步关注和支持银保的发展,使之做出更大贡献。  懂保汇创始人兼CEO陆敏对记者表示:“银保渠道有可能成为寿险公司的主力渠道。”  从银保产品来看,与以往趸交产品“得天下”局面不同,期交产品占比正逐步提高。同时,万能险、分红险以及重疾险等保障型产品供给更为多样,产品体系更加完备,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也更加紧密,银行不再是单纯的销售方,而是与保险公司在产品研发上展开深度协作。  不过,银保渠道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主要依赖较高利率优势的单一保险产品,会给保险公司经营带来风险。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具有较高预定利率且具有一定刚性收益承诺的储蓄型产品对消费者较有吸引力,但对保险公司而言隐含着巨大的利差损风险。保险公司在与其他储蓄理财性质的金融产品开展竞争时,要谨慎评估和客观看待其风险与收益。  对于银保渠道未来的发展方向,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从短期产品销售向长期产品销售转型。要做好这一转型,不仅需要银行和保险公司在需求发现、产品设计方面升级,还需要提升销售能力。  陆敏认为,推动上述转变,需要银保渠道有较强的客户需求分析能力,并为客户匹配需要的产品组合。目前,对于“80后”客群,单一产品推销的效力正逐渐下降,银行能否激活其私域流量,为客户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组合和服务至关重要。  徐昱琛表示,以前银保渠道的保险销售以趸交产品为主,目前需增大客户购买3年期或5年期的期交保险产品意向;同时,银保渠道主要以理财类的储蓄型保险为主,保障型产品销售较为困难,这也需要银保渠道进行创新突破。(责任编辑:朱赫)
中国网 2024/1/11 保险 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保险费率 安华农业保险吉林省分公司被罚35万元 中国网财经 [] 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保险费率 安华农业保险吉林省分公司被罚35万元2024年01月11日10:40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中国网财经1月11日讯 昨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华农业保险”)吉林省分公司因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费率被罚35万元。  时任安华农业保险吉林省分公司副总经理杨宝平,对安华农业保险吉林省分公司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费率事项负有责任,被罚7万元。  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为2023年12月29日。(责任编辑:张紫祎)
中国网 2024/1/11 保险 郭金龙:万能险结算利率下调会否影响产品竞争力? 中国新闻网 [] 郭金龙:万能险结算利率下调会否影响产品竞争力?2024年01月11日11:48 中国新闻网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来源:中新经纬  作者 郭金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近日,监管部门要求压降万能险结算利率,自2024年1月起,万能险结算利率不得超过4%,6月起不得超过3.8%,目的是降低负债端成本,防范行业性的潜在利差损风险。  目前来看,由于银行经营压力较大、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加剧、政府债务杠杆率较高等因素,中国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仍然是大趋势。近年来,资本市场面临较大回调压力,股票、债券等资产收益率水平显著下降,万能险投资账户的收益率也相应下降。而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将对人身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形成较大约束,下调万能险结算利率是应对投资收益率下降和防范潜在利差损风险的必要措施。  所谓“利差损”,是指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收益率低于有效保险合同的平均预定利率而造成的亏损。具体到万能险产品上,是万能险投资账户收益率低于结算利率的情况。万能险的结算利率既关系到产品的吸引力和消费者利益,也关系到保险公司的利差损风险,保险公司经营万能险的关键在于做好资产负债匹配。万能险投资收益率受权益市场、固收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2023年无论是固收投资市场还是权益市场都持续震荡,险资投资收益承压,因此,2023年不少万能险产品结算利率都多次下调。万能险结算利率下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险公司实际投资收益率以及对未来投资收益的预估,当前固收资产利率中枢下移,权益市场回报也低于预期,十年期国债利率已经降至2.5%,叠加实体经济疲软,投资端压力增大,随着投资收益率波动,非常有必要对2024年万能险结算利率进行相应下调。  下调万能险结算利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投资压力,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只需要以约定的最低保证利率结算即可。同时,下调万能险结算利率也可以有效防范保险公司潜在利差损风险,有助于保险公司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合理调整万能险结算利率,有利于保险公司平衡投资收益与负债水平,改善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状况,缓解公司经营压力,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下调万能险结算利率,将对险企2024年“开门红”产品有所影响。2024年“开门红”产品仍以储蓄类保险为主,产品形态为“年金/两全(主险)+万能险(附加型)”组合形式。2023年万能险结算利率多次下调已经产生了一些影响。2023年前9个月,以万能险保费收入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同比增长7.37%,低于同期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12.55%。其中9月单月保户投资新增交费同比增长2%,较8月增速大幅度回落。万能险保费增速已经明显落后于人身险公司整体保费增速。这将有助于促进寿险产品结构优化,更好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虽然短期内可能降低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的积极性,但是由于目前股票市场持续低迷、储蓄存款利率也不断下调,目前万能险结算利率仍有一定优势,对消费者购买相关保险产品的积极性影响不会太大。从险企推出的产品来看,“主险+万能账户”仍是比较主流的产品形式,消费者应该审慎对待调整万能险结算利率这一保险公司常规举措,不应仅关注万能险账户收益率,还应该关注主险账户收益率,综合考虑资金的实际收益水平和保险产品的保障水平。(责任编辑:孟茜云)
中国网 2024/1/10 保险 机构发布惠民保“图谱” 市场从横向扩面到纵向迭代 中国经济网 [] 机构发布惠民保“图谱” 市场从横向扩面到纵向迭代2024年01月10日10:51 中国经济网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作者:张瑾  伴随多地推出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已成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保险创新与投资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知识图谱》(以下简称《图谱》),聚焦惠民保纵向迭代分析视角,将产品迭代方案纳入数据系统。   “基本盘”稳步扩大  “惠民保作为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新的尝试,自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普之于众,惠之于民’的使命担当。”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上海市保险学会副会长许闲介绍,近年来,惠民保“基本盘”稳步扩大,新增产品增速放缓,市场逐步由爆发增长转向平稳推进。  《图谱》显示,截至2023年11月15日,各省(区、市)累计推出惠民保产品622款,去除迭代产品重复统计数据,实际推出惠民保产品284款。从时间维度上看,2015年推出首款产品,2020年迎来市场爆发,之后,惠民保市场增速逐渐放缓:2021年新增83款产品,2022年新增72款产品,2023年1月1日至11月15日新增27款产品。  2023年新增的27款惠民保产品分布在安徽、广东、甘肃、湖南、湖北、河南、江西、辽宁、四川、山东、陕西、新疆、云南等13个地区,其中,新疆实现惠民保“零”的突破。  目前,医保内住院费用支出仍为惠民保产品覆盖的主要风险。免赔额主要分布在0-8万元,累计保险金额多分布在210万-310万元。单一费率产品费率均值约95元。   产品运营逐步分化  自2015年在深圳推出试点以来,惠民保逐渐形成“省市统筹、一城一险”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  惠民保产品运营正逐步出现分化。《图谱》分析称,超七成惠民保产品健康运营。截至2023年11月15日,各省(区、市)推出的284款惠民保产品中(不包含迭代产品),211款持续运营,73款停止运营。  持续运营的产品占比74.3%,其中,市级统筹产品占比超八成、省级统筹产品占比近二成。  停止运营的产品占比25.7%,其中,3款未正式运营即停售,48款运营1期,17款运营2期,4款运营3期,1款运营超4期。  值得关注的是,“一城多策”情况下,城市发展水平与产品停售率表现出显著相关性。大城市更能容纳多款惠民保产品良性竞争,小城市多款产品同时运营更易出现停售问题。《图谱》引用Gybrand发布的2023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对不同发展程度城市运营多款惠民保时的情况统计发现:一线城市惠民保平均停售率15%,准一线城市惠民保平均停售率38%,二线城市惠民保平均停售率43%,三线及以下城市惠民保平均停售率47%。  此外,政府指导、竞争乏力、市场饱和、销售不达预期等因素,使得安徽、福建、湖南等地出现多款产品合并为一款产品的现象,这导致部分地区惠民保停售比例提高。   “更普惠”成迭代方向  在基本盘稳步扩大、部分产品退出市场的同时,存量产品纵向迭代替代新增产品横向扩面成为惠民保市场主流模式。  据《图谱》观察,惠民保十大迭代方向包括:调整保险费率、增加版本选择、优化运营方案、调整保险金额与免赔额、调整赔付比例、增减产品责任类别、增加药品及适应症、调整增值服务项目、提供续保优惠、改变既往症患者赔付方案。  “整体来看,‘更普惠’正成为惠民保迭代宗旨。”许闲表示,迭代方案对于惠民保破解“死亡螺旋”危机具有积极意义,但产品升级过程中仍需警惕“假惠民”升级,保障保险消费者权益。  对于惠民保未来发展,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周延礼提出,要协调推动保险业与医保部门、医疗机构的合作,实现有效协同,为发展商业健康险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惠民保避免‘死亡螺旋’的措施来自两个端点。”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郑秉文认为,惠民保存在广泛的社会需求,但还需从制度设计、产品迭代两个层面加大“政府端点”和“产品端点”的改革力度。(记者 张瑾)(责任编辑:孟茜云)
中国网 2024/1/10 保险 存款利率一再下调考验保险业 中国经济网 [] 存款利率一再下调考验保险业2024年01月10日10:57 中国经济网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作者:朱艳霞  “保险3%不算高,但可能是未来的天花板。”近日,存款利率再次下调后,一些保险代理人便在朋友圈发布类似内容。  2023年12月底,国有大行宣布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将3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从2.2%降至1.95%,5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降至2%。随后,多家股份制银行、农村中小银行跟进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2023年,存款利率罕见地一年内下调3次。每次消息一出,就有投资者“挪储”并转向保险产品。同时,一些保险代理人也在朋友圈借机推销储蓄型保险。  无疑,存款利率一再下调,短期内利好保险产品销售,保险负债端或将迎来一波增长。比如,普通型人身险即便在2023年经历定价利率全面下调,但最高仍可达3%,分红险定价利率最高2.5%,万能险保底利率最高2%。业内普遍认为,3%定价利率仍存在较强吸引力,低利率环境下,保险产品保本优势依旧突出,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后,对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储蓄型保险提振力度较大。  不过,长期来看,存款利率下调使得保险投资端承压,也给未来累积了较大利差损风险。一方面,险资配置存款占比将会下降;另一方面,在“资产荒”和利率下行的双重压力下,险企资产配置难度在不断加大。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保险资金年化财务收益率2.92%,综合收益率3.28%;人身险公司银行存款余额同比下降2.88%,规模占比同比下降1.29个百分点。  投资端表现直接影响保险公司净利润。2023年前三季度,已披露数据的76家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1220亿元,同比微降2.16%。  此外,随着存款利率一再下调,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存在继续下调的可能。东吴证券研报认为,若后续LPR(尤其是5年期以上LPR)持续调降,或将打开2024年1年期以上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  因此,压降负债端成本,实现资产负债匹配,是保险公司在当前环境下的必然选择。既让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又让公司有经营利润,则是保险业面临的一道难题。  当务之急,保险公司需要调整资产配置战略和策略,需要基于新的市场环境来测算可实现的投资收益和可提供的预定利率,避免陷入巨额“利差损”。(记者 朱艳霞)(责任编辑:孟茜云)
中国网 2024/1/9 保险 做强养老金融 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苏向杲 [] 做强养老金融 助力银发经济发展2024年01月09日07:03 证券日报 作者:苏向杲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运用好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作用,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共同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壮大。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据民政部、全国老龄办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8亿人,占总人口比例升至19.8%。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近几年,我国老龄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银发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金融机构也在加速推进养老金融。一方面,头部金融机构受托管理、主动管理的养老资金规模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不同金融机构推出了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包括三大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及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制度和市场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当前,第一支柱基本健全,第二支柱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第三支柱仍是短板。在笔者看来,金融机构在养老金融领域发力,才能实现消费者、金融机构、资本市场的多方共赢。  金融机构应从三个维度着手,加速推进养老金融发展。  其一,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养老产品和服务。目前,保险公司推出的养老产品基本覆盖了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而银行、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近年来也在持续发力第三支柱。整体来看,金融机构推出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短板:创新不足(同质化);个别创新型产品叫好不叫座;税收优惠力度难以打动消费者;部分产品条款冗长、晦涩难懂;缺乏流动性等。因此,一方面,金融机构仍需对症下药,找到消费者痛点,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仍需从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对养老金融的支持力度,促进养老金融发展。  其二,打理好养老资金。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既要实现养老资金的保值,更要实现增值。近年来,一些养老保险公司的企业年金保费规模持续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年金产品提供了稳定、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与此相反,近两年,一些养老基金等产品提供的投资回报乏善可陈,部分甚至出现亏损,削弱了居民购买养老产品的积极性。通常而言,养老金融产品的封闭期较长,需要更高的投资收益以弥补资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因此,金融机构要在投研能力方面持续加力,实现产品端与投资端双轮驱动,唯有投资端做强,产品端才能做大。  其三,加大养老产业投资。养老产业投资需要金融机构发挥资金融通作用,通过债权、股权等方式输送长期资金。养老产业前期资金需求大,项目运作周期较长,盈利能力不确定性较大,金融机构会面临短期业绩压力与长盈利周期的矛盾。面对这一难题,由于险资负债久期较长,部分险企已探索出一条养老产业的投资之路,比如近年来的养老社区。但对银行、私募基金等机构而言,前述难点依然存在。因此,一方面,不同金融机构仍需探索适合的投资模式,如通过养老地产证券化等方式加大投资力度等;另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推动养老产业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为金融机构投资养老产业提供更多便利。  总之,推动养老金融发展,既有利于金融机构拓展新的发展动能,也有利于为资本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更有利于提升社会福祉。(责任编辑:孟茜云)
中国网 2024/1/9 保险 险资举牌热情有所回升 权益投资力度或加大 陈露 [] 险资举牌热情有所回升 权益投资力度或加大2024年01月09日10:37 中国证券报 作者:陈露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近日,2024年险资首次举牌落地引发市场关注。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2023年险资举牌热情回升,举牌次数超过2021年、2022年的举牌次数。此外,无锡银行也将迎来险资增持。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权益市场资产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是保险资金加大长期配置权益资产的重要窗口期。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领域成为险资关注的重点。   紫金保险举牌华光环能  1月4日,紫金保险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公告称,1月2日,公司通过协议转让买入华光环能A股4719.47万股,共计持有华光环能A股4719.47万股,占华光环能A股股本的5.0012%。紫金保险表示,本次买入华光环能A股股票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公告显示,以2024年1月2日华光环能A股收盘价10.63元/股为基准,紫金保险持有华光环能A股市值为人民币5.02亿元,占紫金保险2023年三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2.5%。截至1月2日,紫金保险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为47.31亿元,占2023年三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23.61%。  根据华光环能1月3日晚间发布的公告,紫金保险本次受让华光环能控股股东国联集团4719.47万股股份,受让价格为8.35元/股。从华光环能公开披露的股权信息来计算,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紫金保险将成为其第三大股东。  以目前已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这是2024年险资首次举牌。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险资举牌次数有所回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信息显示,2023年全年险资举牌上市公司次数达到9次,超过2021年、2022年的数量。  此外,2023年12月28日晚间,无锡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无锡监管分局的批复,核准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资格,同意长城人寿自批复之日起六个月内增持该行股票。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长城人寿持有无锡银行的股份为4.54%,已接近5%的举牌线。业内人士认为,长城人寿或将继续增持无锡银行并突破举牌线。   环保和新能源领域受青睐  从险资举牌的上市公司来看,环保、新能源、基建等领域成为近年来险资关注的重点方向。  以华光环能为例,公开资料显示,华光环能主要围绕环保与能源两大领域,开展设计咨询、设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营管理、投资等一体化业务。2023年前三季度,华光环能实现营业收入77.04亿元,同比增长27.39%,实现归母净利润5.15亿元,同比增长3.52%。  紫金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紫金保险这次战略入股进一步加大了对绿色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深入践行ESG发展理念,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紫金保险与华光环能携手同行是一场双赢的合作,是双方优化资产配置的重要举措。”上述负责人表示,对华光环能来说,股权结构的优化将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同时嫁接了新的资源,成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对紫金保险而言,本次投资成本在1倍净资产左右的价格,投资标的是一家稳定运营的能源环保类公用事业公司,按2024年1月3日公司A股收盘价来看,项目有30%的安全边际,既有效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也主动优化了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结构。   权益市场存在投资机会  在业内人士看来,权益市场在提升中长期投资收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是险资大类资产配置的关键组成部分,未来险资有望加仓权益市场。  展望2024年,保险机构对权益投资信心较强。保险资管业协会近日发布的“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投资信心指数”显示,保险机构预期2024年度和2024年第一季度权益投资情况较为乐观,分别为61.01和61.14,均高于50中位值。整体来看,保险机构对2024年权益投资信心较强,对宏观经济和固定收益投资信心持较积极态度。  多位险资人士表示,2024年市场基本面有利因素将不断增多。在宏观政策支撑下,我国经济有望保持恢复向好态势。当前A股整体估值偏低,未来,随着国内经济复苏进一步确认,有望迎来触底回升的投资机会。  国寿资产相关负责人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权益市场存在长期投资机会,权益投资是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  生命资产临时负责人徐倩表示,当前,权益市场资产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是保险资金加大长期配置权益资产的重要窗口期。从配置方向上看,以国家政策为先导指引,重点关注符合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主要包括数字经济、芯片、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责任编辑:孟茜云)
中国网 2024/1/9 保险 储蓄型保险产品持续升温 投资者需警惕“炒停售”行为 中国证券报 [] 储蓄型保险产品持续升温 投资者需警惕“炒停售”行为2024年01月09日09:10 中国证券报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在利率下行趋势下,增额终身寿险、分红险等储蓄型保险产品受到投资者青睐,不少保险销售人员也借机宣传保险产品。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部分保险销售宣传出现“炒停售”苗头。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炒停售”能制造紧迫感,起到促单作用。不过,监管此前已发文明令禁止“炒停售”行为。   再现“炒停售”  记者调研发现,增额终身寿险和分红险受到理财经理、保险代理人的推荐。“目前增额终身寿险的预定利率是3.0%,复利递增,长期来看,利率相对较具优势,能提前锁定收益,近期有不少客户来咨询。”某国有大行北京一网点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分红险的热度也有所升温。据保险代理人李女士介绍:“分红险的利率分为‘保底+浮动’两部分,目前大多数分红险产品的保底利率为2.5%,浮动利率根据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来决定,整体利率能达到4%。”另一国有大行北京某网点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该行近期代销的一款趸交分红险产品额度已经售罄。  记者注意到,在存款利率下调背景下,不少保险代理人的朋友圈也活跃起来,借机宣传保险产品。不过,部分宣传“炒停售”,误导投资者嫌疑较大。有保险代理人宣传“3.0%复利产品即将下架,再犹豫就是2.5%”“当下我提醒您锁定3%,再拖两天,就只能提醒您锁定2.5%”“3.0%复利增额终身寿险即将全面下市”等。  多位保险代理人告诉记者,在利率下行背景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是大势所趋。但当记者进一步咨询预定利率3.0%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近期是否要下架、何时下架等问题时,多位保险代理人表示,当前暂未收到产品要下架的具体通知。   监管明令禁止  “炒停售”并非是近期出现的新现象。在去年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换挡之际,便有不少保险代理人在社交平台发布预定利率即将下调的相关内容,并呼吁消费者抓紧时间购买。  为何“炒停售”频频出现?促进保险产品销售是一大重要原因。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表示,“炒停售”能制造紧迫感,起到促单作用。  不过,针对“炒停售”行为,监管已明令禁止。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去年9月发布的《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指出,在保险公司未就某一保险产品发出停止销售或者调整价格的公告前,保险销售人员不得在保险销售中向他人宣称某一保险产品即将停止销售或者调整价格。原保监会发布的《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明确,人身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以及办理保险销售业务的人员,在人身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以保险产品即将停售为由进行宣传销售,实际并未停售的欺骗行为。  记者梳理发现,此前已有部分保险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因“炒停售”被罚的案例。比如,2022年12月,原中国银保监会晋中监管分局披露的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百年人寿晋中中心支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存在将保险概念与银行存款概念混淆、以保险产品即将停售等为由进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的违法违规行为被罚。   理性投资  业内人士表示,在存款利率下调背景下,人身险产品较具优势,将持续受到市场青睐,客户保险需求有望催化。  在预定利率方面,业内人士认为,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存在下调空间。东吴证券分析师胡翔表示,若后续LPR持续调降(尤其是5年期LPR),或将打开2024年1年期以上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业内人士提示,投资者应警惕“炒停售”行为,在充分了解保险产品之后,理性购买。  杨帆表示,投资者在购买保险产品之前,应该明确自己的需求,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当的产品,同时多比较不同保险公司产品之间在利率、保障范围等方面的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在决定要购买保险产品的时候,仔细阅读保险合同中的条款,以避免后期产生纠纷或误解。(责任编辑:谭梦桐)
中国网 2024/1/5 保险 未如实记录保险业务、利用保险业务为其他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安诚保险重庆分公司长寿支公司被罚20万元 中国网财经 [] 未如实记录保险业务、利用保险业务为其他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安诚保险重庆分公司长寿支公司被罚20万元2024年01月05日15:38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中国网财经1月5日讯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今日发布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安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长寿支公司、时任安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长寿支公司销售冯小东因“未如实记录保险业务”、“利用保险业务为其他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被处罚。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两江监管分局对安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长寿支公司罚款20万元,对冯小东警告并处罚款2万元。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为2023年12月28日。(责任编辑:王擎宇)
中国网 2024/1/5 保险 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推进财险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中国网财经 [] 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推进财险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2024年01月05日16:37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来源: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金融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财险司(再保险司)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持续践行“四强”党支部要求,全力实施“四新工程”,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全面强化五大监管,聚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奋力推进财险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做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财险司(再保险司)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提升政治能力,落实政治责任,以思想大转变促进工作大变样、监管大提升。  一是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显著特征,也是我国建设金融强国的根本保证。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切实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落地,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不断深化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切实提高财险公司的治理能力。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引领财险公司聚焦主业,不断提高风险保障能力,切实做好保险理赔服务,更好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坚持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清廉文化建设,净化金融政治生态。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监管铁军,弘扬恪尽职守、敢于监管、精于监管、严格问责的监管精神,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二、持之以恒强监管,坚定做人民金融的捍卫者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监管,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财险司(再保险司)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持续严格制度标准、严密责任机制、严肃纪律规矩,不断提高监管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协同性。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财险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为行业发展指引方向。探索建立财险公司综合监管评级体系,推动财险机构转型创新。持续完善财险监管制度,引导财险业坚守保障初心、服务经济社会大局。二是抓实五大监管。强化机构监管,抓好财险公司机构监管工作指引落实落地,及时通报问题,督促整改,压实公司主体责任。优化行为监管,加大车险领域“报行合一”检查处罚力度,开展中介市场“清虚、规范、提质”专项行动,保持高压态势,形成有力震慑。做好功能监管,建成并上线财险产品智能检核系统,强化源头治理,切实为民服务。推动穿透式监管,打击资金运用超比例超范围、资产质量不实、不当关联交易等行为,树牢系统思维,提升监督质效。抓好持续监管,增强非现场监测科学性、规范性和一致性,紧盯风险苗头,深化标本兼治。三是做到“长牙带刺”。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为抓手,靠前监管、精准施策,切实解决监管“宽松软”问题,努力做到监管一贯到底、一严到底、一查到底。   三、恪尽职守防风险,坚定做金融安全的守护者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快和稳的关系,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财险司(再保险司)始终牢记防范化解风险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维护金融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一是健全机制。研究出台财险公司风险处置指引,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研究准备金非现场监测指标体系,及时发现和识别风险。二是突出重点。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方针及“一司一策”原则,实质性化解高风险机构风险,指导属地局做好重点关注机构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三是综合施策。抓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落地实施,推动依法合规经营。规范整治融资性保证保险业务,确保平稳有序运营。做好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落实,提升农险理赔质效。关注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强化业务成本管控。   四、凝心聚力促发展,坚定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财险司(再保险司)始终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引导财险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中做好五篇大文章,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一是以科技金融助力高水平自立自强。完善首台(套)、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优化保险条款费率,推动扩大保险责任,提升科技金融质效,助力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完善科技保险业务统计制度,推动各监管局因地制宜开展科技保险工作,用保险创新助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症结难题,不断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二是以绿色金融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搭建绿色保险标准体系,建立业务统计制度,鼓励发展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低碳技术等多领域绿色保险业务,充分发挥保险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发展气候保险,聚焦“双碳”目标,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加强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领域、新需求研究,助力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三是以普惠金融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有序推广综合性巨灾保险试点,逐步扩大地方综合性巨灾保险试点范围。研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风险模型,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技术支持,提升灾害管理水平。强化重大灾害事故处置工作,引领保险业积极参与国家灾害救助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帮助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防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优化农业保险发展环境,持续提升农险保障水平。四是以养老金融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定制型短期健康险发展,提升产品普及率和渗透度。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积极参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发挥保险资金长期优势,深度参与养老服务社区建设,助力养老金融发展可持续、多元化、适老化、数字化。五是以数字金融助力建设金融强国。引导财险业运用现代科技加快产品的更新迭代,推动更精准的客户需求洞察、更适配的产品供给。探索开展线上一站式智能投保理赔服务,建立更加便捷化、智能化的销售渠道和承保理赔方式。加强网络安全风险管理,为建设数字中国提供保险保障。   五、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坚定做创新引领的先行者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财险司(再保险司)坚持守正创新,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一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保险风险证券化探索,挖掘再保险需求,稳步增加市场主体,扩大再保险供给,推动再保险市场高质量发展。深化车险综合改革,丰富车险产品供给,开展车险费率回溯,优化市场化费率形成机制,巩固车险综合改革成果。二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指导上海保交所稳步推进再保险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助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办好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提升我国在国际再保险市场的影响力。指导“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创新产品服务,全面提升中资海外利益特殊风险保障水平。三是提升保险保障能力。指导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落实国家专项任务,更好发挥政策性保险作用。(责任编辑:王晨曦)
中国网 2024/1/3 保险 增强共济能力 多地推进医保省级统筹 傅苏颖 [] 增强共济能力 多地推进医保省级统筹2024年01月03日08:55 中国证券报 作者:傅苏颖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1月2日,国家医保局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时表示,国家高度重视提高基本医保统筹层次工作。指导各地不断巩固提升统筹层次,提升医保基金共济能力,增强制度可持续性。  抗风险能力有效提升  国家医保局表示,要按照制度政策统一、基金统收统支、管理服务一体的标准,推动实现市地级统筹;按照政策统一规范、基金调剂平衡、完善分级管理、强化预算考核、提升管理服务的方向,推动省级统筹。  目前,各地已经基本做实了市地级统筹,京津沪渝和海南、福建、宁夏等省份已推进了省级统筹,省内各统筹地区制度政策更加规范统一,基金共济能力和范围进一步加强,制度抗风险能力有效提升。  四川省也在《四川省“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中明确了“加快推进省级统一预算、省市两级调剂、省市县三级责任共担和分级经办管理的基本医疗保险调剂金模式省级统筹”的发展目标,正在推进相关工作。  2023年11月,辽宁、四川两省先后发文,发力医保省级统筹。  其中,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的意见》提出,按照分级管理、责任共担、统筹调剂、预算考核的思路,实施省级统一预算、省市两级调剂、省市县三级责任共担和分级经办管理的基本医疗保险调剂金模式省级统筹,逐步实现预算管理、基金调剂、参保筹资、待遇保障、支付机制、经办管理“六统一”。该意见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辽宁省医保局发布《关于推进辽宁省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该省计划2025年1月1日起,在全省实施医保基金省级统管、市级兜底的省级统筹调剂制度,实行省级统筹调剂和风险应急处置制度后,利用3年左右时间,进一步规范筹资、待遇和支付等政策,加快实现全省医保政策标准的统一。  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中信证券认为,“十四五”期间,预计基本医保将逐渐从地级市统筹提高到省级统筹,在未来逐步提高到国家级统筹。  2022年5月,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省级异地结算大幅推进,这标志着我国医保统筹层次提高的进度不断加快。  业内人士认为,医保基金统筹层次提升有助于增强基金共济能力。受经济发展状况、医保发展水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之间的基金运行也出现明显差异。部分区域的基金结余较多,而部分区域的基金则出现缺口。在统筹层次较低时,不同区域之间的基金不能实现调剂使用,而省级统筹则通过基金共济平衡了区域间的基金余缺,提高了基金使用效率。  中信证券认为,医保基金是我国医疗系统最大的支付方,医保改革持续推进,省级医保统筹倒逼地方政府加强医疗建设。医保推动省级统筹后,就医人群可以在全省范围内使用医保支付,这将大幅增加医保资金在省内的流动性。  中信证券表示,面对省内其他城市医院的竞争,地方政府为了将医保支付资金更多地留在本地,将重视各级医院建设,包括新扩建高水平公立医院、提高县医院至二甲水平、加速构建医联体等措施。医院建设工作可以更加顺畅地吸引其他城市的患者,变相增加了当地的医保支付总额。(责任编辑:朱赫)
中国网 2024/1/2 保险 陈东升:寿险业高质量转型面临三重挑战 构建新寿险、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网财经 [] 陈东升:寿险业高质量转型面临三重挑战 构建新寿险、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01月02日09:28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作者: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陈东升  中国网财经1月2日讯 我国寿险业自1982年复业以来蓬勃发展,仅用四十余年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道路,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但近年来,寿险业陷入承保业务增速放缓和投资收益下降的双重困境,全行业都在寻找高质量转型的方向和出路。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助推我国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国务院也发布了《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保险服务多样化养老需求。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各类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并在风险有效隔离的基础上,支持保险公司以适当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实现长期护理、风险保障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服务有效衔接。  综合国内外寿险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和泰康的创新实践,我们认为寿险业传统的“负债+投资”的二维结构模式面临重大挑战。特别是在老龄化加速、长寿时代即将来临的背景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养康宁服务,应当成为以人为本的寿险业的新主业。泰康把实体的医养康宁服务与传统寿险结合,将“服务端”引入传统寿险的二维结构,形成了“支付+服务+投资”三端协同的新寿险,为行业的高质量转型提供了方向和路径。   我国寿险业高质量转型面临的三重挑战  回顾人寿保险的历史,大数定律、生命表和资产负债表三者构建了现代寿险及其商业模式。大数定律和生命表的发现与制定,让寿险产品有了定价的标准和依据。而资产负债理念在寿险业的应用,确立了保险资金运用管理等一系列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原则,推动了寿险公司逐步建立起更加审慎的资产负债估值标准,形成了以偿付能力充足率为核心的现代寿险资产负债匹配平衡的模式。  基于负债端寿险产品定价和销售产生的死差与费差,与基于投资端保险资金运用带来的利差,也构建起传统寿险的价值链。不过这种负债和投资双驱动模式在寿险业进入成熟周期后,其价值链边际效益正在递减:全球寿险深度在21世纪初达到近4.6%的顶峰,现在已逐步回落至20世纪90年代水平,在低增速区间逐步发展;近20年全球寿险业保费收入增速不到名义GDP增速一半,且成本大幅上升。而在资产端,全球成熟市场基本都经历了低利率甚至零利率市场环境,投资收益长期处于低位。中国寿险业在经过高速发展之后,也进入深度调整阶段,高质量转型面临着三重挑战。  一是负债端创新不足,同质化竞争加剧。首先是产品的同质化。产品同质化必然导致低价竞争,带来价格战,最终影响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寿险业两个主要长期产品年金险和重疾险的保费与价值双双负增长,带来当年新单保费收入和新单价值的持续萎缩。  产品同质化的背后是客户的同质化。由于缺乏对客户差异化定位与分层经营,整个行业都在针对客户的基本保障和理财进行过度竞争,且主力客群首张保单开发超过60%,行业亟须发掘和满足客户新的切实需要。  再就是销售队伍和经营模式的同质化。到21世纪初,我国寿险业主要营销渠道和经营模式基本成型,1992年友邦将代理人制度引入内地,大多数寿险公司走上了通过人海战术进行快速跑马圈地的道路,经营上采用产说会、炒停打点和短期激励等方式。但目前保险执业收入竞争力减弱,灵活就业分流明显,寿险销售从业人员从高峰期的超700万下降至不足300万。  二是投资端面临宏观逻辑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投资收益下降的挑战。从国际上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使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强。具体到国内,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工业化、城市化基本完成,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与发达经济体的经验类似,我国经济从高速度进入中低速、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过去赚大钱快钱的时代已经结束,进入赚慢钱长钱的时代。  同时,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现在正向绿色经济、数智经济和民生经济转型,新的动力还在成长之中。目前市场上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权益市场向上趋势并不明朗,投资收益下降。  三是人口老龄化加速、长寿时代即将来临,将对整个社会结构带来根本影响。长寿时代是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后的一种新常态,具有五个特征: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寿命延长、人口年龄结构从金字塔结构转变为柱状结构、平台期老龄人口占比超过四分之一。中国还面临老龄人口规模大、增速快、未富先老的挑战。根据预测,到204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2%,向长寿时代迈进,必然对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带来颠覆性影响。  长寿时代的本质就是百岁人生时代来临,人人带病长期生存。健康、养老成为最大的挑战。所以长寿时代就是健康时代,而带病长期生存必然给社会和个人支付带来压力,财富时代随之而来。寿险业的高质量转型要抓住长寿时代人们健康、养老和理财的需求,一是提升负债端的专业能力与效率;二是在投资端打造长期稳健的复利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切实满足长寿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泰康创新“寿险支付+养老服务”模式 穿越周期  泰康很早就关注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2007年开始尝试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并在2009年获得行业首个由原保监会批准的投资养老社区试点资格。2012年,泰康推出行业首个对接养老社区的大额年金产品“幸福有约”,自建自运营的高品质养老社区泰康之家·燕园也在北京昌平奠基。人身险首个“寿险支付+养老服务”的创新商业模式正式成型。  因为养老和医疗分不开,泰康又进入医疗领域,在每个养老社区配建康复医院的同时,通过自建、投资和合作等方式打造多层次医疗服务网络,并拓展到生命关怀领域,将“寿险支付+养老服务”的模式,升级为“寿险+养老服务”“健康险+医疗服务”“保险金+投资”的“长寿、健康、财富”三个闭环,构建企业通过商业方式应对长寿时代挑战的泰康方案。  泰康方案的本质,一方面是为应对长寿时代挑战打造最佳最优的筹资模式,提高人们的支付能力;同时建设覆盖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的高品质医养康宁服务体系,形成从筹资到服务、从投资到支付的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的大闭环。客户通过人身保险平滑长寿及健康风险,实际上是为未来的养老和医疗筹资,泰康一站式的实体养老和医疗服务体系,改变了目前市场上健康养老服务碎片化的现状,为客户锁定了未来的生活方式;而通过保险金的投资实现复利增值,又确保了客户未来的支付能力。  泰康方案将寿险业从过去的销售驱动转向服务驱动,将传统寿险以队伍为核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在传统寿险“产品、客户、队伍(渠道)”的“金三角”中,寿险公司的经营逻辑是以“队伍”为核心,通过经营销售队伍来服务客户。泰康将实体医养服务引入传统寿险,以基于客户需求的服务来推动传统寿险销售,改变了寿险业传统的经营逻辑。  同时,“幸福有约”大额年金的标准定价,在传统寿险以中等收入人群为主力客群的基础上,自然地将客群拓展至富裕人群,改变了寿险没有批量产生高净值客户的历史。“支付+服务”的模式与产品以及客户群体的变化,也对代理人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泰康在此基础上打造“健康财富规划师”(HWP)这一职业,以“保险顾问+全科医生+理财顾问”为基本职业素养,重新构建了寿险经营“产品、客户、队伍”的“金三角”。  而保险产品与医养实体的结合,也带来了对传统寿险营销方式的变革。自复业以来,我国寿险业的营销方式经历了从个人陌生拜访的单兵作战到产说会的团体作战的变化,但本质上都是从观念到观念、从保单到保单。泰康基于医养实体,创新一种场景化的体验式营销方式,在客户购买保险之前,可以到泰康的医养实体体验未来的养老和健康生活方式。保险从“冷产品”变成了“热服务”,保险公司与客户从一种看得见摸不着的合同关系,变成了互相可接触、可体验和可感知的服务关系。  泰康的创新改变了传统寿险的生产关系,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构建了符合市场规律、符合消费者需求、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商业模式,为行业的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和路径。  一是创新驱动,提升寿险公司的生产力与销售效率。幸福有约以标准定价的方式,直接提升了代理人的生产力。以健康财富规划师(HWP)为代表的专业化、职业化、绩优化队伍,加上场景化体验式营销的生产方式,切实提升了销售效率。  二是打造平台,拓展了服务客户的广度与深度。传统寿险很少有服务老年客户的产品,只能满足客户或家庭两代人的保险保障需求。泰康从客户的养老、健康医疗的需求入手,构建了服务“老中少”三代人全生命周期的生态平台;提供的产品从保险与财富管理,延伸到实际的养老与健康医疗,拓展了代理人服务客户的广度与深度,增强了寿险公司、代理人与客户三者之间的黏性。  三是增加收入,提升代理人的留存率,确保队伍的稳定性。泰康模式带来的产品多样化与效率提升、客户圈层以及服务广度与深度的扩展,拓展了行业的边界,拉长了代理人的销售与服务链,增加了代理人获取收入的渠道,有利于代理人队伍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绩优化,有利于代理人的长期留存和队伍的稳定发展。  到2023年底,泰康已在全国完成34个城市39家高品质、大规模、候鸟连锁的医养融合养老社区布局,其中20家已经投入运营,全国五大医学中心也在陆续落地。幸福有约保单销售从当年的300单增长到4.6万单,新单价值贡献占比超过1/3,幸福有约客户从零开始突破20万人,健康财富规划师队伍超过1.5万人,有力地支撑了泰康近几年的稳定健康发展,成为泰康穿越传统寿险周期的坚实基础。   构建新寿险 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泰康的创新探索与实践,将传统的虚拟保险业务延伸到实体的医养康宁服务领域,实际上在传统寿险的“负债端”和“投资端”二维的结构中,加入了医养康宁的“服务端”。“支付+服务+投资”三端协同,构建了新寿险。  新寿险改变了传统寿险资产负债表的底层结构和逻辑。传统寿险是典型负债经营的行业,保险客户缴纳的保费就是负债,这个过程中会产生正或负的死差与费差。这些负债进入投资端的投资账户,通过固定收益、债券股票投资以及不动产等另类投资获得收益,根据保险合同支付给客户红利后,结余部分或缺口成为寿险公司的利差及利差损的来源。  以“寿险支付+养老服务”的长寿闭环为例。支付端与投资端的结合,构建了一个新资产负债框架。在支付端,幸福有约带来的保费是负债,进入投资端后投资于养老社区与医院实体。虽然本质上没有改变传统寿险资产负债的底层逻辑,但通过幸福有约对接养老服务,客户的保单到期后可按月领取保险金支付养老费用,剩下的部分仍然在账户里复利增值,让整个负债端的久期延长20—30年。更长的负债久期,直接改变了传统负债端的结构,也为投资端提供了更为长期稳定的资本,有利于进行长期的投资规划,获取稳定的投资收益,助力负债端的持续发展。当然这也对投资端的投资逻辑和选择提出了新的挑战。  而支付端和服务端的结合,可以产生乘数效应与价值效应。高品质的养老社区天然地满足了中高净值人群对长寿时代未来幸福生活方式的需求。根据泰康实际运营情况测算,每一张养老床位可以支撑大约20张幸福有约保单的销售,形成了服务端对支付端的乘数效应。而支付端也可以为服务端提前锁定源源不断的客户,形成了支付端对服务端的价值效应。  同时,投资端和服务端结合,也可以起到基石作用和压舱石作用。大规模、长期性、需求稳定回报的保险资金,正好与医养康宁实体投资的“重资产、长周期、慢回报”匹配,成为撬动长寿时代大健康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石。原来投向不动产的资金,聚焦到投资细分的养老社区和医院这种长寿时代的抗周期的优质不动产标的,成为利率下行趋势下保险公司获得长期稳定回报的压舱石。这也是寿险公司在医养康宁领域与其他产业竞争的最大护城河,寿险公司也借此找到了建立与其他金融业竞争比较优势的路径。  新寿险引入服务端,也为应对互联网保险与科技的挑战提供了路径。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保险科技也正在推动产品、市场、渠道、定价、核保及理赔等整个保险价值链的重塑,给传统寿险的发展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但是消费者的核心需求没有变,人们通过保险管理风险和规划未来生活的出发点没有变,最核心的是消费者现实的医疗和养老需求最终还是需要在医养实体里得到满足。寿险公司从虚拟保险向实体医养服务延伸,就是牢牢抓住消费者最基本、最终极的需求,成为应对互联网保险与科技挑战的关键路径。  新寿险打造最佳最优的筹资模式和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高品质医养康宁服务体系,增强了寿险业的民生属性。投资、建设和运营医养康宁实体,切实满足人们对养老和健康的刚性需求,让人寿保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让寿险公司真正成为大健康、大民生和大幸福工程的核心骨干企业。  所以中国寿险业应对其他行业竞争与科技进步带来的挑战,就要坚定地拥抱医养实体,牢牢抓住寿险、养老金和健康险三大市场,在传统寿险销售能力、投资能力的基础上,将医养康宁的服务能力打造成新的核心竞争能力。  寿险公司实现与实体医养康宁结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一种是泰康以自建为主重资产的“苹果”模式,另一种则是以收购、签约、合作为主轻资产的“安卓”模式。总的来说,大型头部寿险公司可以探索“苹果”模式,建立自有的机构养老品牌;而中小型寿险公司更适宜探索“安卓”模式,或者深耕区域市场形成品牌。   结语  保险业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社会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发挥着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在长寿时代背景下,实现让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发展养老金融的必然要求。将医养康宁作为寿险的新主业,不仅是寿险高质量转型的路径,更是推动长寿时代医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益探索。希望更多的同业能够加入泰康的探索中来,为应对长寿时代的挑战,为行业的高质量转型和社会整体福利的提升,为社会和谐、家庭幸福和身体健康作出我们行业应有的贡献。(责任编辑:谭梦桐)
中国网 2024/1/2 保险 新华保险拟与中金资本共同设立100亿元基金 主要投向持有型不动产项目资产的被投资企业 中国经济网 [] 新华保险拟与中金资本共同设立100亿元基金 主要投向持有型不动产项目资产的被投资企业2024年01月02日10:45 澎湃新闻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继与中国人寿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后,新华保险又拟与中金资本共同设立基金。  1月1日晚间,新华保险(1366.HK)发布公告称,12月31日,该公司与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下称中金资本)签署有限合伙协议以共同设立基金。根据有限合伙协议,基金的规模为100亿元,新华保险作为有限合伙人拟认购人民币99.99亿元,中金资本作为普通合伙人拟认购100万元。中金资本负责基金的投资、管理及运营。  根据公告,本次投资以股权及适用法律允许的其他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主要投向持有型不动产项目资产的被投资企业,为合伙人实现投资回报。  在投资期限方面,本合伙企业经营期限为8年。根据经营需要,经合伙人会议同意,经营期限可以延长,亦可根据有限合伙协议之规定缩短。除有限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基金的投资期原则上自基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之日起至基金备案完成日的第4个周年日止。投资期结束后,基金即进入退出期。  新华保险称,该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设立基金,主要借助专业机构投资优势,通过专业化投资管理团队,拓展投资渠道,挖掘投资机会,多元化管理资产,符合公司业务发展需求及股东利益。设立基金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况。  中金资本成立于2017年3月,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金资本的主营业务为资产管理、投资管理、项目投资及投资咨询,其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此前,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均发布公告称,拟分别出资25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由各自的控股子公司国寿资产和新华资产分别出资500万元共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人公司,担任上述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的管理人。(责任编辑:孟茜云)
中国网 2024/12/28 保险 互联网财险或迎新规 降低准入门槛紧抓可回溯管理 冷翠华 [] 互联网财险或迎新规 降低准入门槛紧抓可回溯管理2023年12月28日07:48 证券日报 作者:冷翠华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向财产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修改稿)》(以下简称《通知》)并征求意见。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互联网财险的准入门槛有所降低,但对可回溯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保险是发展普惠保险的重要路径,规范监管将促进行业实现更好发展。   展业须至少满足两大要求  《通知》明确了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定义,即保险公司通过设立自营网络平台或委托保险中介机构在其自营网络平台,销售保险产品、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保险服务的保险经营活动。  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通知》降低了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门槛,从此前的五方面具体要求缩减为两方面:一是连续四个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75%;二是连续四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B类及以上。《通知》要求,“保险公司不满足前述经营条件的,应立即停止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新业务。”  “降低门槛可以让更多公司有机会参与互联网保险业务。”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道,这应该是监管部门采纳了业界的反馈意见。根据上述门槛要求,大部分保险公司可参与互联网保险业务,但根据目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和风险综合评级,有十余家财险公司暂时无缘该项业务。  同时,《通知》对保险中介机构开展互联网财产险业务的准入门槛也进行了调整,新增要求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应为全国性机构,同时机构自身符合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可回溯管理的相关要求。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知》对中介机构的资质条件、合作方式、信息安全措施、责任划分等方面进行规范,以保障保险业务的合法性、透明度和风险控制。  在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范围方面,《通知》提出,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可将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经营区域拓展至未设立分公司的省(区、市)。但除非满足特殊要求的公司,严控通过互联网方式将机动车辆保险、农业保险、工程保险、船舶保险、特殊风险保险等险种拓展至未设立分公司的地方。  从目前互联网财产险的险种来看,家财险、意外险、旅游险、退货运费险等险种居多。杨帆认为,随着行业的规范发展,未来还将有更多创新型互联网财产保险产品面世。   压实保险公司主体责任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表示,互联网保险是推动普惠保险发展的最佳选择,是保险业通过普惠保险践行普惠金融的最佳实践。近年来,我国财险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通知》对推动财产保险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进行了规范,将为财产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大动能。财险公司要借助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力量,让科技保险、普惠保险、数字保险等实现更好发展。  在具体的业务监管方面,《通知》强化保险公司的主体责任。除了自身要规范经营,还必须加强对合作机构的管理,并“切实做好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可回溯管理。”  《通知》明确,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平台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合作,应审慎选择合作对象,规范业务经营。建立统一的合作对象准入和退出机制,明确相应标准和程序,并实施名单制管理。  同时,对于依托特定场景提供相关保障的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保险公司应严格遵循保险产品监管相关规定,合理评估特定场景风险状况,科学厘定保险费率,不得违反保险原理开发保险产品,不得通过高定价、高费用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一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较为典型的案例是,保险公司依托特定场景销售的航意险等险种,此前就存在费用畸高的问题。  对于互联网保险经营非常重要的风险控制、数据安全等,《通知》皆有相应规定。例如,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核心风控应确保独立有效,不得将影响风险管理的核心业务环节委托给非持牌机构,不得仅依托合作机构数据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同时,保险公司应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规范数据收集使用,强化数据全流程管理,明确合作机构在数据采集、加工、存储等方面的责任边界。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规定也有很强的针对性。根据此前监管机构披露,部分银行保险机构的外包服务发生多起安全风险事件,对银行保险机构的网络和数据安全、业务连续性造成一定影响,暴露出相关机构在外包服务管理上存在突出风险问题。  此外,《通知》要求,对于已经开展的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保险公司应于2024年3月31日前完成整改。未能如期完成整改的,不得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新业务。  杨帆认为,新的监管要求有助于提升市场透明度和稳定性,保障消费者权益,进一步促进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健康发展。(责任编辑:王晨曦)
中国网 2024/12/28 保险 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将满一周年 中国人寿养老险公司存量规模达60亿元 中国网财经 [] 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将满一周年 中国人寿养老险公司存量规模达60亿元2023年12月28日10:47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中国网财经12月28日讯(记者 郭伟莹)作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将满一周年。  作为首批参与试点的4家养老保险公司之一,中国人寿养老险公司在行业内首家通过业务试点验收、首家获得产品备案批复、首家启动业务试点、首家产品上线互金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25日,中国人寿养老险公司商业养老金业务存量规模60亿元,有效账户数超过31万户,两项指标均领先市场。  据悉,中国人寿养老险公司目前已累计上线目标日期型、期限保本型、固定收益类、流动性管理类等共8款商业养老金产品,通过不同期限、风险等级、投资风格的产品组合,满足各类风险偏好客群的“投资增值+风险保障+退休领取”多重养老需求。  同时,中国人寿养老险公司积极推进与支付宝、腾讯理财通等大型互金平台的合作,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稳健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商业养老金产品惠及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强化线上平台风险管理,打造了商业养老金业务互联网引流的示范样本。  此外,中国人寿养老险公司紧密围绕客户需求,自主研发上线个人养老规划服务系统,打造了新一代商业养老金账户管理系统和销售服务一体化SCRM服务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识别需求——分析需求——解决需求”一站式的养老规划服务,实现养老金融服务模式从单一产品销售向专属养老服务的转型升级。  作为中国人寿集团旗下的专业养老金融机构,中国人寿养老险公司将贯彻落实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要求,持续丰富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金融需求,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贡献力量。(责任编辑:王晨曦)
中国网 2024/12/28 保险 2024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获超313万人投保、为家人参保占比近半 参保倒计时3天 中国网财经 [] 2024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获超313万人投保、为家人参保占比近半 参保倒计时3天2023年12月28日11:36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中国网财经12月28日讯(记者 郭伟莹)自11月1日上线以来,2024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受到了众多市民的青睐和追捧。记者从项目组获悉,截至发稿,已有超过313万北京市民踊跃参保。如今“北京普惠健康保”参保已进入倒计时,市民仅剩不足3天时间可以参保缴费。  从参保年龄来看,整体实现了广覆盖,其中,0-17岁占比8.09%,18-34岁占比14.49%,35-49岁占比27.58%,50-64岁占比26.75%,65-80岁占比20.63%,80岁以上占比2.73%。不管是刚出生的婴儿,还是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获得了一份保障。  从性别占比看,男性参保人占比47.75%,女性参保人则占到了52.25%,北京女性的参保意识更强;从参保人健康状况来看,特定既往症人群占比12.33%,非特定既往症人群占比87.67%,趁早投保更安心。  从支付方式来看,医保个账占比30.2%,其他支付方式占比69.8%,项目组提倡北京职工医保参保人使用医保个账余额参保缴费,在完成个账共济后,还可以为配偶、父母及子女缴费,提高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效率,闲钱不闲置。目前为家人参保占比近一半。从参保人医保类别来看,职工医保占比70.07%,居民医保占比20.48%,新市民占比4.12%,其他占比5.33%,打工人在努力拼搏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保障。  随着参保期即将截止,有关理赔报销的话题更加受到市民关注。记者从“北京普惠健康保”项目组了解到,上线两年来,北京普惠健康保理赔报销覆盖了各个年龄段,截止目前,单次赔案最大赔付金额超63万,最大赔付年龄是一位103岁的骨折患者,最小赔付年龄是一名不满1岁的幼儿,切实为参保人家庭带去了及时的保障。  据了解,2024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195元/人/年,产品覆盖医保内自付费用、医保外自费费用及特定高额药品费用三大保障,累计300万元保额,保障生效后,符合理赔条件的医疗费用均可申请理赔。此外,2024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还提供就医陪护、上门护理、居家康复、上门检测、机构服务和生活照料等六大类共49项服务,参保人就医后可免费享受5次健康服务,满足老人、妇女及儿童各年龄段人群的健康管理需求。  针对参保人普遍关注的理赔报销和健康服务申请等问题,“北京普惠健康保”项目组也给出了相关回复:  1、如何申请理赔?  答:对于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及新农合医保参保人,“北京普惠健康保”会通过短信等方式主动触达参保人,对医保内自付责任和医保外住院自费责任进行主动赔付。参保人收到理赔通知后,可以通过“北京普惠健康保”微信公众号填写领款人账户等相关信息,无需提供医疗票据等理赔材料(特殊情况除外),进一步简化理赔流程。针对特药理赔,参保人可以通过“北京普惠健康保”微信公众号线上申请理赔。  再次提醒一下广大市民,为了保险起见,建议您保留就诊票据、医保结算单及病历资料,直至医疗费用全部通过快赔赔付完毕。  2、“北京普惠健康保”有赔付次数限制吗?  答:保险期间内,符合“北京普惠健康保”赔付范围的费用,在保险金额限额内可多次理赔,没有理赔次数限制,直至单个保险责任达到赔款金额上限。2024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三大保障总限额300万元,其中,医保内自付费用责任保额100万,医保外住院自费责任保额100万元,100种国内外高额特药责任100万元。  3、健康服务如何申请?  答:2024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共包含就医陪护、上门护理、居家康复、上门检测、机构服务和生活照料等六大类共49项服务,参保人就医后可免费享受5次健康服务,2024年1月1日保障生效后即可预约使用。届时大家可以关注“北京普惠健康保”微信公众号线上申请预约。  特别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距离2024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参保截止仅剩3天,请大家抓紧办理,缴费页面一键勾选“开通次年投保缴费”,还可提前锁定下一年的保障,保证保障的连续性。  市民可以关注官方指定投保平台“北京普惠健康保”微信公众号,或通过北京市政务服务平台“京通”小程序,或通过支付宝搜索“北京普惠健康保”三种途径线上投保,亦可通过中国人民保险、中国人寿、泰康、太平洋保险、中国平安、北京人寿6家保险公司的专业工作人员咨询投保。在支付时,职工医保参保人可使用医保个账余额缴费,在完成共济办理后,还可以为家人参保缴费。2024年度集中参保期将于2023年12月31日截止,保障期限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如果有公司想为员工统一投保,可以在“北京普惠健康保”微信公众号中点击菜单栏【个人中心-企业登记】,在页面登记信息后,将有工作人员联系服务。(责任编辑:王晨曦)
中国网 2024/12/26 保险 “代理退保”带来的是收益还是损失 杨 然 [] “代理退保”带来的是收益还是损失2023年12月26日06:11 经济日报 作者:杨 然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近日,一则有关投保退保的短视频引发关注。一男子在视频中称,投保10年缴费近4万元,10年后却只能退费1.7万多元。在相关视频的评论区,有网友也对自己购买的保险产生了担忧,不少人跟评:“赶紧退,早退少损失。”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退保时为何拿不回全部已交保费?因为退保时拿回的钱不是已交总保费,而是保单的现金价值,即带有储蓄性质的人身保险保单在退保时所具有的实际价值。其计算方式是从已缴保费和所产生利息中,扣除保险公司管理费用、销售佣金、承担该保单保险责任所需要的风险费用等。通常情况下,前期保险的销售费用较高,因而扣除的各项成本也高,导致现金价值在投保初期较低;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储蓄型保险的现金价值会逐渐累积、超过保费。因此,在犹豫期后退保,现金价值一般都会少于已交保费,消费者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经济损失。  消费者应当了解的是,不同于银行理财等短期资产,以“储蓄”“收益”为卖点的保险产品多是一种着眼于长期的资产规划,交费期满不一定意味着保障期满,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作为养老补充用的,应更加注重长期收益情况。消费者应充分了解与保险合同相关的重要信息,例如保险产品的除外责任、健康告知、体检要求、产品缴费期限、犹豫期及相应权利、提前解除保险合同可能产生的损失等。  退保即保险合同的终止,作为一种单方面解约行为,既是投保人的权利,也是契约框架下正常的保险消费行为。然而近年来,一些机构、组织和个人以非法牟利为目的,打着“帮助全额退保”的幌子,诱导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事宜,甚至怂恿消费者伪造证据材料,并以投诉举报名义向监管部门进行投诉,向保险公司施压获利,从中收取高额手续费,逐渐形成一条披着“维权”外衣的黑色产业链。  消费者应理性维权,切勿轻信第三方恶意“代理退保”组织及个人。一旦退保,保险责任也将随之消失;未来想再次投保时,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也要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此外,“代理退保”黑产不仅向消费者索要高额费用,还伴有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违法犯罪行为发生,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近年来,监管机构持续加大“代理退保”黑产整治力度,已有多个犯罪团伙及个人受到法律制裁。  保险行业也需多从自身下功夫。复杂冗长宛如“天书”的保险合同,是消费者陷入信息不对称窘境的重要原因。若保险公司能把保险条款设计得更加通俗化、标准化,不仅有利于消费者理解保险产品、按需购买,更将有利于消费者增强对保险行业的信心、消弭误会。保险公司还应加强保险销售人员管理,杜绝销售误导行为,激励保险代理人提升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并淘汰不符合要求的销售从业人员。此外,利用保险科技更智能地管控风险,也能够为保险销售提供更多可回溯手段,有效遏制“代理退保”黑产。(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杨 然)(责任编辑:孟茜云)
中国网 2024/12/26 保险 爱心人寿拟增资5764万元 北京新里程健康产业集团认缴出资 中国网财经 [] 爱心人寿拟增资5764万元 北京新里程健康产业集团认缴出资2023年12月26日09:45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  中国网财经12月26日讯 昨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披露《爱心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注册资本有关情况的信息披露公告》显示,爱心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心人寿”)拟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5764万元,注册资本将由人民币20.2亿元增加至人民币20.7764亿元。  具体来看,爱心人寿本次发行新股数量为5764万股,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5764万元,全部由股东北京新里程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认缴出资,无新增股东。本次发行完成后,北京新里程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将持有爱心人寿股份3.7764亿股,占本次发行后爱心人寿总股本的18.18%。  上述变更注册资本事项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批准后生效。(责任编辑:王晨曦)
中国网 2024/12/21 保险 聚焦智慧养老服务 《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发布 中国网财经 [] 聚焦智慧养老服务 《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发布2023年12月21日17:25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微信QQ好友新浪微博QQ空间  中国网财经12月21日讯(记者 郭伟莹)12月19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北京市曜阳公益基金会、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共同主办的“《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发布会暨智慧养老服务创新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和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向新书发布发来贺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原主持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爱心大使张宏民主持发布会并宣读发布词。  陈竺在贺信中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智慧养老更是成为近年来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聚焦智慧养老这一主题,借鉴国外智慧养老的有益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智慧养老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建议,该报告的发布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  张怀西在贺信中指出,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对我国智慧养老的发展作出了积极回应,报告详细阐述了我国智慧养老的发展情况,是一部全面论述智慧养老理论、政策与实践的著作,也是一本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我国老龄事业发展要求的指导性书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智慧养老成为科学应对老龄化危机的重要手段。相关部门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和扶持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养老服务呈现智能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组织国内研究养老服务的专家学者,共同编写了《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该报告聚焦“智慧养老”主题,全方位呈现了我国智慧养老服务的新实践、新进展和新趋势,分析新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  该报告由总报告、专题篇、地方篇、产业篇、他山之石及附录六个部分构成。总报告全面梳理了2021年以来我国养老服务发展概况;专题篇聚焦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养老示范基地、辅助器具、养老标准化建设等领域,全面展示了我国智慧养老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地方篇介绍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典型城市智慧养老服务的实践探索,梳理总结了各地智慧养老的创新经验;产业篇讨论了曜阳养老、泰康、立林科技等企业的智慧养老服务解决方案,分析了市场主体在智慧养老方面的创新;他山之石篇介绍了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的智慧养老模式及其发展经验,为国内智慧养老创新提供借鉴。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致辞中指出,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和少子高龄化的阶段,必须尽快改变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局面。推进智慧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的必由之路,应当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工具全方位地融入养老服务发展的全过程,促使整个养老服务业质量得到提升,并有效缓解人力资源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数智化工作的应用,使老年人能够有更可靠的保障。《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系统地研究了养老服务领域智慧化发展现状,反映了智慧养老的实践,客观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是一项具有很高质量和现实指导意义的学术成果。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原主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名誉会长、北京市曜阳公益基金会发起人江丹在致辞中指出,随着我国“互联网+”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智慧养老可以提供更加便捷化、多样化、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提高养老服务资源的利用率,有效弥补传统养老方式的不足。《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全方位地呈现了我国智慧养老服务新实践、新进展和新趋势,为业界智慧养老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她呼吁,从事养老服务事业的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要主动作为,对我国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副总编辑高原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全面梳理了两年来养老服务的转型发展情况,全方位地展示了我国养老服务实践的重要经验和取得的成果,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必将对我国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支撑。  发布会后,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会长青连斌主持了《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专家点评环节和智慧养老服务创新发展座谈会。与会专家围绕我国智慧养老服务创新与发展展开了深入研讨。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李连宁认为,《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是一本特色鲜明的智慧养老专题报告,报告系统展示了近年来养老服务发展的新进展,同时也紧扣智慧养老主题展开专题报告,设计理念、内容安排、结构布局独具特色,对社会、行业和相关工作的推进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他也针对报告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今后在蓝皮书中增加养老服务政策实施评估的内容,并在调研基础上积极建言献策;二是提升对养老服务创新发展的关注度,在整合全社会资源的基础上推进养老事业发展。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陈俊宏指出,当前中国养老服务形势严峻复杂,人口结构严重失衡,养老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应对。《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建言献策,具有很强的思想前瞻性、现实针对性、实践操作性。他认为,养老服务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全国人大对养老服务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同时,他还建议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继续坚持推进养老服务工作,助力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王杰秀指出,《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聚焦智慧养老议题,汇集国内一流专家和高水平实务工作者撰稿,对推动整个养老服务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他认为,当前智慧养老尚存三个方面的提升空间:一是如何利用信息平台有效衔接养老服务供需双方;二是如何提升康复辅助器的自主创新水平和集群性;三是如何利用智慧养老设备向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服务。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金龙认为,《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趋势,贯彻党中央关于养老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指示批示精神,聚焦智慧养老主题的发展历程、实践经验、现存问题和对策建议,具有很强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他认为,该报告体现了“四个紧密结合”:一是紧密结合发现正视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二是紧密结合注重顶层设计和重视实践探索;三是紧密结合理论学术归纳与实践经验探索;四是紧密结合坚持中国特色和借鉴他山之石。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吴玉韶指出,智慧养老不仅在破除传统养老痛点、难点方面具备新优势,也能够部分替代人工服务。他强调,我国智慧养老成果显著,但也存在几个痛点和难点:一是原创性康复辅具研发滞后;二是技术和数据缺乏整体性解决方案;三是智慧养老的宣传引领不足;四是各部门的养老政策、补贴支付、数据端口等尚未整合。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黄恒学认为,老年人是社会财富,没有老年人的社会是没有未来的社会。当前,老年人“未老先衰”,亟待加强老年人的思想建设。他指出,智慧养老只是工具,不能完全替代现实养老,养老服务需要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共促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雄认为,智慧化的发展为辅具器具产业创造了新机遇,当前很多辅助器具都朝着智能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智慧体系是智慧辅具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谢红指出,中国养老服务发展已经完成从无到有的转变,影响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最大要素是资源,即人、财、物无法承载大体量的养老服务需要。因此,未来中国养老服务需要采用分级分类的供给方式,现阶段探讨智慧养老功能发挥具有必要性,也有助于确立今后的发展方向。她认为,智慧技术能够完成大量人所不能及的养老资源对接与服务工作,实现智慧标准化需要多领域、多专业的人士共同参与。  云南大学教授李静认为,智慧养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但也需要关注“四个转变”。具体而言,一是从技术导向向人本导向的转变,二是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的转变,三是从数据统计向功能提升的转变,四是从供方主导向双向互动的转变。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智慧养老必须往前推进,老年人需要学会智慧养老,为老年人服务的人士也需要掌握智慧养老。他认为,智慧养老的应用也要适度,机器不能完全替代人,它只能弥补人的不足。因此,在研究智慧养老方面,要充分利用技术的能量弥补人力的不足,同时要防止滥用,尤其是要注意保护老人的隐私与尊严,需要列出妨碍老年人隐私和尊严的技术负面清单。把握了上述两点,智慧养老才能发展得好,才能发挥出正面效能。(责任编辑:朱赫)
中国网 2024/12/22 保险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金龙:发挥保险机制、不断创新突破 解决新能源车险“三高”难题 中国网财经 []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金龙:发挥保险机制、不断创新突破 解决新能源车险“三高”难题2023年12月22日11:14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微信QQ好友新浪微博QQ空间  中国网财经12月22日讯(记者 郭伟莹)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而新能源车险,作为绿色金融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成为题中之意。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以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的正式运行,新能源车险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成为车险市场新增长极,助推车险市场结构出现改变。从运行情况来看,相较燃油车,新能源车险保费价格、出险频率、赔付成本均相对较高。  近日,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专访时,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金龙表示,新能源汽车保险面临的“三高”问题,未来可能依然会存在。可以探索通过保险机制,扩大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等推动车企不断改进技术、降低风险和维修成本,推动驾驶人员改进驾驶习惯,从而达到风险减量的效果。  “三高”问题的核心是高风险  新能源车险连接的两端,一端是车主,一端是保险公司。从承保主体来看,“老三家”财险公司成为新能源车险的主要承保机构。由于风控能力不足,大部分中小型财险公司对新能源车险望而却步。而对于车主来说,较高的保费,也常常让其感觉“买得起车却买不起保险”。  郭金龙表示,新能源车险“三高”问题的核心是高风险。同时,高风险带来的高承保成本和高赔付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能源车险业务的增长。  从出险率和维修成本来看,各种使用性质的新能源汽车出险频率几乎均高于传统燃油车。行业数据显示,家用新能源车出险率高达30%,显著高于燃油车19%的出险率。新能源汽车综合赔付率比传统燃油车高15个百分点左右。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充电桩火灾等事故的概率远高于燃油汽车。  同时,技术体系和维修体系也增加了成本。单从整车构成来看,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成本可占整个车辆的50%左右甚至更高。当单个电池组件出现故障时,维修站可能会要求更换整个车辆的电池组。保险公司在此领域缺乏议价权。  在新能源车险定价方面,保险公司并不掌握车内数据,定损往往需要以车企的判定为准。在保险公司数据积累明显不足的基础上,叠加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快,其风险特征、风险结构与传统燃油车存在极大差异,例如,随着续航里程的增加,新能源风险汽车明显呈上升趋势。车辆行驶半径大,异地行驶概率高,道路环境不熟悉。最高续航里程组的赔付率是最低组的2.29倍。随着日均里程的增加,赔付率及出险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日均行驶里程长,风险暴露时间长。最高日均里程组的赔付率是最低组的1.49倍。续航和日均里程双最高组的赔付率是双最低组的2.83倍。这也导致新能源车风险评估体系并不完善,因而保险公司在新能源车险的理赔上十分被动,无形中使其赔付增多。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对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自主定价系数也不同。通常,燃油车平均系数在[0.87-0.88]之间,而新能源汽车在1.1左右。这就使得部分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感觉保费比较贵,而保险公司又面临较大的承保亏损压力。从承保结果看,新能源车险行业平均综合成本率超过了100%,行业整体处于承保亏损状态,仅有少数头部险企实现承保盈利。而如果扩大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新能源车险保费将可能继续上涨。  发挥保险机制、不断创新突破  郭金龙指出,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和产品创新未能跟上新能源汽车风险的变化和经营模式的创新,新能源汽车保险面临的“三高”问题,未来可能依然会存在,新能源汽车保险问题需要长期跟踪研究和探讨。对于解决“三高”问题,可以探索通过保险机制,扩大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等推动车企不断改进技术、降低风险和维修成本,推动驾驶人员改进驾驶习惯,从而达到风险减量的效果。  具体来看,第一,需从新能源汽车技术源头降低风险。第二,需要发挥保险机制的有效作用,倒逼厂商改进技术降低风险,促进驾驶人员谨慎驾驶、规范驾驶。第三,通过精算定价、承保、风控、费用控制、理赔管理、风险减量管理等渠道进行降本增效。第四,需要不断创新以破解难题。例如,放开车险的条款设计、定价等运营模式创新,在风险可隔离的情况下,进一步探索车险市场化改革。  从创新方向来看,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方式,针对新能源车险“三高”特点,建议推行按里程、安全驾驶行为等因素增减保费,这也会促使新能源车险价格进一步优化。可以提升专业化运营水平和能力,不断贯通“险-修-配-收”服务链,对冲车企和主机厂“封闭生态”的挑战,还可以进一步促进车企改进技术,降低新能源汽车整体风险。  同时,以数字化技术赋能新能源车险,借助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保险公司可以基于新能源汽车及风险的历史数据,深入掌握新能源汽车特有风险及风险结构,分析驾驶行为、车辆性能、道路信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运用承保车辆的出行大数据、智能驾驶方面的信息,设计出风险和定价、理赔更匹配的创新性车险产品。新能源车拥有非常庞大的基础数据,如果能够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和借助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将极大便利车险投保线上化、理赔线上化,不断解决新能源车险发展中的难点和痛点。  此外,他呼吁新能源车险尽快融入新能源产业链系统至关重要。如链接车企和关键部件生产商,围绕三电系统等关键组成开发设计创新产品,在电池检测、线上服务、共享数据等方面与上下游建立合作关系等,不断打通新能源车险在理赔、查勘、定损、维修等多环节、全链条的痛点,才有望不断降低新能源车险的成本和定价。  从长远来看,郭金龙表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技术不断改进,新能源汽车的出险率将呈下降趋势。同时,随着汽车维修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和进一步规范等,案均赔款也将呈下降趋势。(责任编辑:王擎宇)
中国网 2024/12/19 保险 泰康保险集团快速应对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 中国网财经 [] 泰康保险集团快速应对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2023年12月19日10:31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微信QQ好友新浪微博QQ空间  中国网财经12月19日讯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甘肃、青海超100人死亡,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  泰康保险集团第一时间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紧密联动泰康人寿、泰康养老及泰康在线三家保险子公司成立应急指挥中心,快速开展应急工作,紧急推出八项应急服务举措:   1、24小时快速受理报案  开通24小时95522报案语音专属通道,受理客户咨询和理赔。  2、主动排查客户出险信息  开展理赔主动服务工作,多渠道获取出险人员名单,排查客户出险信息。一经确认公司客户,主动联系客户家属,提供相关协助。  3、无保单理赔服务  客户申请理赔无需提供保单,可直接申请理赔。  4、简化理赔手续  (1)人身险:  对于因此次事故导致身故,经相关部门确认死亡且名单正式公布的客户,可按照死亡名单先行给付身故保险金。  (2)家财险:  对于家财险报案的客户,可减免灾情证明、气象证明等相关理赔资料。  (3)车险:  对于赔付金额在万元以下的车险赔案,免事故现场等待,免事故成因证明,减免维修发票及施救发票。   5、提供上门理赔服务  对于因此次灾害出险的理赔客户,公司可以提供上门收取理赔资料、上门送赔款服务。   6、取消就诊医院及药品限制  对于因此次事故出险需紧急救治的医疗险客户,公司取消就诊医院及药品限制。   7、车险抢险救援服务  全力协调事故救援,紧急联系救援单位、合作单位、修理厂以及4S店,协助客户进行车辆救援,第一时间安排现场查勘定损。如客户自助联系救援事宜,认可客户合理施救费用。  8、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聘请资深心理专家为有需求的客户及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泰康保险集团将持续关注事故搜救进展,多方关注客户出险信息,积极做好理赔服务工作。  如果您得知相关出险人员信息或需其它帮助,请及时拨打泰康95522服务热线,泰康保险集团将为您及您的家人、朋友提供及时的服务。(责任编辑:王晨曦)
中国网 2024/12/19 保险 建平台、治潜规则,多地聚焦保险纠纷!多元治理还有哪些招数? 胡永新 [] 建平台、治潜规则,多地聚焦保险纠纷!多元治理还有哪些招数?2023年12月19日10:41 北京商报 作者:胡永新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微信QQ好友新浪微博QQ空间  如何有效化解纠纷一直是保险业面临的重要课题。12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不止于现场调解,多地保险行业协会正通过新增投诉热线、建“诉调对接”平台、主动治理“潜规则”等手段,打造多元化保险纠纷解决机制。  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充分认识保险纠纷调解的重要性,做好保险纠纷调解工作对促进行业高质量稳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行业处理投诉纠纷、化解矛盾的能力如何进一步增强?   纠纷化解思路频频落地  为有效预防和化解保险纠纷,促进保险保障功能的充分发挥,多地正不断拓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  近日,临汾市保险行业协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利用多元化调解平台 提高保险纠纷化解工作效率的通知》,鼓励结合实际情况,对自身不能化解的保险纠纷申请临汾市保险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同时积极引导客户向保调委申请调解。目前,针对保险合同纠纷,调委会与多地法院建立了多方“诉调对接”平台;为方便消费者,建立了“流动调解室”;与临汾仲裁委员会成立了山西省地市级首家“仲裁委员会保险行业仲裁中心”。  根据德州市保险行业协会成功调解的一起异地保险纠纷来看,调解员通过电话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进行多次劝说、协商,最终双方当事人就保险金额达成一致,并相约来调委会,在调解员主持下签署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对调解结果均表示满意。  从进一步畅通保险消费者投诉渠道等维度来看,东莞市保险行业协会新增投诉热线;甘肃省保险行业协会与兰州铁路运输法院联合成立了兰州市保险纠纷诉调对接调解办公室。  在推进诉源治理工作方面,如何对行业“潜规则”对症下药?中山市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信息显示,该协会推进的“潜规则”治理工作包括,建立优化销售人员承诺制度,制定中山诚信执业承诺书;建立销售责任追溯机制,成立律师备用库等。比如,协助会员单位对存在非正常举绩和套利行为的离职代理人开展民事责任追溯。  在业内人士看来,各地保险业协会具有特色和典型的保险纠纷化解机制,可以起到提高投诉处理效率、纠纷解决效率,推动纠纷调解和诉讼的有效衔接,规范行业行为等作用。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也表示,从保险行业协会的角度,作为第三方协助解决保险纠纷,有助于改善消费者一方的信息劣势地位。   销售规范、加强合作必不可少  保险业在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纠纷也日益增多,给消费者和保险公司带来了诸多困扰。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保险业纠纷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一些保险代理人为了追求业绩,可能会向客户隐瞒或误导消费者,导致客户对保险产品产生误解,进而引发纠纷。另外,合同是双方达成协议的依据,如果合同条款在宣传展示界面不明确,只片面突出赔什么、保额多高,就容易导致双方在理赔过程产生分歧。并且,保险公司在理赔过程中,如果服务不到位,如理赔速度慢、服务质量差等,也会引发客户的不满和投诉。  宋占军表示,保险纠纷的出现主要源于保险公司包括保险代理人一方的责任,同时也有消费者一方没有审慎进行购买决策。绝大部分保险纠纷来源于销售误导,化解纠纷的难点在于如何固化销售误导的证据。  在业内人士看来,化解保险纠纷的难点在于,纠纷涉及多方利益,调解难度大,需要各方协商一致。  在处理好保险纠纷和保护消费者权益这两大课题下,不仅需要保险公司加强自身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更需要保险业协会在内的各方建立完善的纠纷解决机制和客户服务体系。  对于如何避免以及化解保险纠纷,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提高投诉处理效率;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纠纷解决效率和质量;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提高调解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调解结果公平、公正、合理;推动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引入第三方机构或专业人士参与纠纷解决,提高纠纷解决的效果和满意度。  为避免保险纠纷,宋占军也表示,一方面需要规范保险销售与保全服务,另一方面还是要加强消费者保险意识宣传。同时,对于调解不成的,保险行业应加强与司法机关合作,为保险消费者采取法律手段维权提供便利。(责任编辑:孟茜云)
中国网 2024/12/19 保险 中国平安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快速应对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 中国网财经 [] 中国平安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快速应对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2023年12月19日11:14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微信QQ好友新浪微博QQ空间  中国网财经12月19日讯 北京时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甘肃100人死亡、青海11人死亡,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  地震发生后,中国平安第一时间成立以集团总经理谢永林为组长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平安产险董事长龙泉、平安人寿董事长杨铮、平安养老险董事长甘为民、平安健康险董事长朱友刚、集团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及集团首席行政事务执行官王志良等为副组长。快速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应对此次地震灾情,统筹开展各家专业公司及青海、甘肃当地机构应急处置、客户排查及理赔服务等各项工作。  据悉,中国平安旗下寿险、产险、养老险、健康险等均已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处理小组,核实排查客户情况,推出急难救援应急服务举措,开通快速理赔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材料、取消定点医院限制、医疗费用垫付等多项应急服务举措。无论是否平安客户,均可通过拨打中国平安24小时服务热线95511,联系客服人员获得相关帮助。  中国平安表示,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灾情进展,全力调集各方资源协助震区救援,竭力履行保险保障的天职,持续排查客户情况,确保各项应急服务、快速理赔及客户关怀服务举措落实到位。   平安寿险  1、主动排查客户出险信息:开展理赔主动服务工作,多渠道获取事件死伤人员名单,排查客户出险信息;  2、简化理赔手续:因此次重大突发事件导致身故的客户,可按相关部门公布名单先行申请身故理赔;  3、理赔绿色通道:及时启动理赔应急处理机制,成立理赔应急处理小组,开启理赔绿色通道;  4、提供上门理赔服务:对此次重大突发事件的理赔客户,公司可以提供上门收取理赔资料等主动服务;  5、开通特案预赔服务:根据事故进展,结合客户伤情启动特案预赔流程,预付赔款;  6、取消定点医院和自费限制。   平安产险  1、提供应灾救援指引:开通24小时95511应急联络热线,增加报案、救援等紧急类应灾指引,提供应灾自救方式及过程指引。  2、开通理赔绿色通道:立即排查公司承保情况,提供724小时报案受理,开放官网、微信、微博、平安好车主APP、平安企业宝APP等线上报案及快速理赔通道。  3、提供救援协助服务:联合各地救援公司及合作单位,调派周边救援资源,保证724小时施救工作。  4、减免单证:受本次事故影响的5万元以下财产险案件无需提供维修合同、发票等证明、财务账册原件;客户因事故直接导致意外伤害事故,经医院确诊,已符合合同约定的意外残疾给付条件的,可不再另行鉴定。  5、简化意外身故理赔申请手续:客户因本次事故导致意外身故,经政府相关部门确定死亡并在死亡名单中正式公布的,受益人可先获取保险金再补充死亡证明等材料。  6、维修协调:协调合作修理厂对出险车辆进行快速定损、拆解及清洗,对损失轻微车辆,极速定损理赔;针对损失严重车辆,专人跟踪,协商定损方案,提升理赔时效。  7、赔款预赔,快速到账:对已确定部分损失进行主动预赔,特别重大案件结案后,主动上门送赔款。   平安养老险  1、主动排查客户出险信息:开展理赔主动服务工作,多渠道获取事件死伤人员名单,排查客户出险信息;  2、理赔绿色通道:及时启动理赔应急处理机制,成立理赔应急处理小组,开启理赔绿色通道;  3、简化理赔手续:因此次重大突发事件导致身故的客户,可按相关部门公布名单先行申请身故理赔;  4、提供上门理赔服务:对此次重大突发事件的理赔客户,公司可以提供上门收取理赔资料等主动服务;  5、开通特案预赔服务:根据事故进展,结合客户伤情启动特案预赔流程,预付赔款;  6、取消定点医院限制。   平安健康险  1、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处理小组。  2、搜集事故名单,排查有无投保客户出险。  3、对本次事故中受伤的客户免除预授权。  4、开通快速理赔绿色通道,优先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理赔。  5、简化理赔材料:本次突发事件的赔案不需要提供事故证明材料;如果申请人提供的出险客户的保单基本信息与保险公司信息相吻合,可进行无保单受理。  6、简化意外身故理赔申请手续:若有客户因本次事故导致意外身故,经政府相关部门确定死亡并正式公布的,可直接申请身故理赔,死亡证明,户口注销证明等相关资料可后续补充提供。(责任编辑:王晨曦)
中国网 2024/12/19 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应对甘肃临夏6.2级地震 中国网财经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应对甘肃临夏6.2级地震2023年12月19日11:35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微信QQ好友新浪微博QQ空间  中国网财经12月19日讯 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北纬35.7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兰州、定西、临夏等地震感强烈。  灾情发生后,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主持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应急调度有关工作。会议决定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统筹指导属地监管局、财险公司、人身险公司、银行业机构等启动应急预案,做好保险理赔服务等工作。强调要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手续,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受灾地区相关支持力度,及时恢复当地基础金融服务。督促当地银行业保险业加强自身安全生产管理,科学施救,严防次生灾害。(责任编辑:王晨曦)
中国网 2024/12/19 保险 中华财险快速启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灾害应急方案 中国网财经 [] 中华财险快速启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灾害应急方案2023年12月19日11:41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微信QQ好友新浪微博QQ空间  中国网财经12月19日讯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已造成甘肃100人死亡、青海11人死亡,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  获知消息后,中华保险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安排各分公司联动排查承保与客户出险情况。  为做好本次事故理赔服务工作,中华保险推出以下应急举措:   1、快速启动应急预案  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事故理赔应急预案,开通绿色理赔通道,优先处置本次事故理赔工作。   2、开通24小时专属服务热线  安排快速专属服务通道,开通24小时客户报案咨询服务热线,客户可通过中华保险全国统一客服电话95585进行报案或咨询。   3、主动排查出险客户  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出险客户信息,安排专人排查,一经确认为公司客户,将主动联系客户家属提供相关协助,并进行慰问。   4、简化理赔相关手续  为加快理赔进度,对政府或政府授权机构公开发布的伤亡信息,减免出险客户事故证明、身故证明等相关材料;医院明确诊断,达到合同约定给予条件的,尽可能简化相关手续,第一时间完成理赔工作。   5、提供预付赔款服务  对保险责任范围内,治疗尚未终结的人伤案件和损失难以确定的大额案件,可提供预付赔款等相关服务。  中华保险将持续关注灾情动态,畅通报案渠道,做好灾害预警服务,将各项应急预案措施落实到位,为客户提供“快、简、暖”的理赔服务,践行“中华保险、服务中华”的责任担当。(责任编辑:王晨曦)
中国网 2024/12/19 保险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积极应对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 中国网财经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积极应对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2023年12月19日11:46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微信QQ好友新浪微博QQ空间  中国网财经12月19日讯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19日上午7时,地震已造成111人遇难,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目前,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已启动地震三级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理赔服务工作小组,在密切关注各级政府、媒体公开发布消息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开展出险客户排查。  为做好本次事故理赔服务,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推出六项服务举措:  一、主动寻找客户  充分发动公司员工、销售人员和相关渠道人员,多方收集出险人员信息,主动回访、全面寻找客户。  二、多渠道、全天候受理报案  为客户提供寿险 APP、微信小程序、销售人员、柜面、95519等多渠道、24小时报案受理服务。  三、优化理赔申请资料  对于在本次事故中出险的客户,公司对理赔所需的各类申请资料予以适当简化(包括身份证明材料、费用报销材料、身故证明材料等)。  四、取消定点医院限制  客户无论是否接受定点医院治疗,公司均承担保险责任。  五、提供预付服务  对于因伤住院治疗未结束的,公司根据现有治疗情况,及时预付。  六、提供上门服务  根据客户需求,公司提供上门收取理赔资料、上门支付赔款等服务。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将持续关注政府信息发布及相关报案信息。一经发现客户出险,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根据客户家属意愿,积极主动协助办理相关理赔事宜,应赔尽赔,应赔快赔,为客户提供快捷、温暖的理赔服务。(责任编辑:王晨曦)
中国网 2024/12/19 保险 中国太保推出九项服务举措 紧急应对甘肃积石山县地震 中国网财经 [] 中国太保推出九项服务举措 紧急应对甘肃积石山县地震 中国太保推出九项服务举措 紧急应对甘肃积石山县地震2023年12月19日11:52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微信QQ好友新浪微博QQ空间  中国网财经12月19日讯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甘肃、青海地区发生人员伤亡,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  地震发生后,中国太保产寿联动、总分协同,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灾害事故应急响应机制,甘肃、青海当地机构连夜成立大灾应急小组,积极核查各业务渠道信息,在核查确保职场、人员安全的同时,重点关注人身险、车险、家财险损失及客户报案情况,理赔一线人员立即进入应急响应,全力以赴提供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2月19日凌晨6时,中国太保甘肃、青海大灾突击队已赶赴受灾区域,积极对接当地政府部门,获取并主动排查出险客户信息,开通理赔绿色通道,理赔人员24小时待命,产寿险当地分支机构快速安排设立现场理赔报案及救助点,为保险理赔及救助提供便利。同时,针对本次中国太保承保的受损严重车辆,将进行现场推定全损,收集齐全必要单证后立即对客户进行先行赔付。  截至目前,中国太保已接到临夏积石山县地震相关车险报案17例。中国太保将持续关注灾情动态,启动95500全国客户服务电话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热线稳定畅通;中国太保客户及家属可以通过公司官网、“太平洋保险”APP和“太平洋产险”“太平洋寿险”微信服务号等多种在线自助方式进行报案,中国太保将持续做好次生灾害防范等服务工作,确保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一旦确认客户出险,将在注重人文关怀的情况下,快速兑现保单承诺。  中国太保推出九项服务举措  (一)724小时受理报案咨询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95500、“太平洋保险”APP、官网和“太平洋产险”“太平洋寿险”微信服务号等多渠道724小时接受报案咨询,随时为需要帮助的个人及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和帮助。  (二)主动排查客户信息  多渠道主动获取灾害受损人员名单,全方位排查客户出险信息,并主动联系合作单位开展慰问及理赔服务。  (三)无保单服务  客户申请理赔无需提供保单,可直接申请理赔处理。  (四)简化理赔资料  简化意外事故证明材料,政府正式公布的意外事故名单可证明客户发生保险事故的,可先行申请理赔。  (五)取消定点医院及费用限制  因事故出险需紧急治疗的客户,在紧急治疗期间取消定点医院就诊限制及自费费用的赔付限制。  (六)简化鉴定手续  客户因事故导致的伤情,经医院明确诊断,已达到合同约定的给付条件的,可不再另行鉴定。  (七)提供预付和上门服务  客户因事故出险在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公司将主动预付理赔款,以满足客户需求;特别重大案件结案后,主动慰问客户并送达理赔款。  (八)提供相应防灾防损服务  随时关注灾情发展和变化,主动进行重大客户回访,开展地震防范知识宣传,提供相应防灾防损服务,防范次生伤害。  (九)提供人文关怀服务  在尊重客户家属意愿的基础上,提供人文关怀服务,以客户接受的时间和方式及时支付赔款,兑现保单承诺。(责任编辑:王晨曦)
中国网 2024/12/19 保险 中国人寿快速应对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主动排查出险情况 全力做好理赔服务 中国网财经 [] 中国人寿快速应对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主动排查出险情况 全力做好理赔服务2023年12月19日12:04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微信QQ好友新浪微博QQ空间  中国网财经12月19日讯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甘肃105人遇难,186人受伤。  地震发生后,中国人寿集团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工作指挥部,寿险、财险当地分支机构持续跟进受灾情况,主动排查出险情况,全力做好理赔服务工作。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推出6项应急服务举措  1、主动寻找客户。充分发动公司员工、销售人员和相关渠道人员,多方收集出险人员信息,主动回访、全面寻找客户。  2、多渠道全天候受理报案。为客户提供寿险APP、微信小程序、销售人员、柜面、95519等多渠道、24小时报案受理服务。  3、优化理赔申请资料。对于在本次事故中出险的客户,公司对理赔所需的各类申请资料予以适当简化(包括身份证明材料、费用报销材料、身故证明材料等)。  4、取消定点医院限制。客户无论是否接受定点医院治疗,公司均承担保险责任。  5、提供预付服务。对于因伤住院治疗未结束的,公司根据现有治疗情况,及时预付。  6、提供上门服务。根据客户需求,公司提供上门收取理赔资料、上门支付赔款等服务。  中国人寿财险公司推出8项应急服务举措  1、多渠道受理报案。为客户提供销售人员报案、柜面报案、微信报案、95519和当地理赔电话报案服务,并在条件允许的场地设置理赔服务站或报案点,为客户提供多渠道、24小时报案受理服务。  2、开通95519应急联络热线。开通95519应急联络热线,增加报案、救援类应急指引,联合当地救援合作机构,调派救援资源,保证7×24小时救援服务。  3、主动寻找客户。多方收集出险事故信息,主动开展客户排查。  4、简化费用报销申请资料。对于客户申请医疗费保险金的,可以不提供医疗就诊资料,只提供医疗费用发票,公司在保险金额范围内,按照客户的实际医疗支出,根据保险合同约定给付保险金。需紧急治疗的客户,紧急治疗期间取消定点医院就诊限制及自费费用的赔付限制。  5、放宽身份证明。对于身份证、户口簿等身份证明缺失的,若客户可以提供居(村)民委员会以上机构出具的身份证明,公司即可受理申请,客户无需提供其他身份证明。  6、优化特殊案件身故证明。对于政府或政府授权机构公开发布的遇难者信息,可以判断属于公司客户的,公司即可主动理赔,客户无需提供其他身故证明。  7、提供线上、上门理赔服务。通过签署电子协议快速赔付,或现场直赔快速结案,或上门收取理赔资料、上门支付赔款。  8、预赔提速。对于已确定部分损失进行主动预赔,重大赔案,主动送赔款上门。  中国人寿将持续关注政府信息发布及相关报案信息,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救援理赔等后续工作。  中国人寿提醒广大客户及社会公众,快速理赔服务能为伤者提供急需的经济援助,如获悉您的亲人或朋友发生保险事故,请第一时间拨打中国人寿客服热线95519或4008695519报案,中国人寿将全力协助您办理相关事宜。(责任编辑:王晨曦)
中国网 2024/12/19 保险 保险业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应对甘肃临夏6.2级地震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网 2024/12/19 保险 甘肃省积石山县突发6.2级地震 众安保险启动应急理赔服务举措 中国网财经 [] 甘肃省积石山县突发6.2级地震 众安保险启动应急理赔服务举措2023年12月19日12:25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微信QQ好友新浪微博QQ空间  中国网财经12月19日讯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月18日23时59分30秒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受损。截至12月19日2时,共记录到余震140次,最大震级4.1级,其中3.0-3.9级6次,4.0-4.9级2次。  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甘肃、青海两地116人遇难、多人受伤,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  灾害发生后,众安保险已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启理赔绿色通道,以确保为受影响的客户提供及时的理赔服务。  1、开设多种报案入口。开通24小时客户报案咨询服务热线,客户可通过众安保险全国统一客服电话952299或1010-9955、众安保险官网(https://www.zhongan.com)、众安保险APP等多种途径进行报案咨询;  2、主动排查出险客户。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出险客户信息,第一时间安排专人排查,对于众安出险客户,主动联系并提供理赔帮助;  3、开辟理赔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流程,客户可通过“众安保险APP”进行理赔申请,经理赔调查核实、出险事故属实、责任明确,不涉及责免的案件,予以减免理赔资料,优先处理;  4、开通紧急医疗垫付。接到报案后,主动联系客户了解情况,在符合保险责任的前提下公司将主动垫付理赔金,以满足客户治疗需求;  5、健康险和意外险取消部分限制。取消药品、诊疗项目范围限制;取消定点医院及等级限制;  6、简化理赔手续。此次事故而引起的意外伤残理赔,可根据客户实际情况提供免鉴定服务或上门鉴定服务;此次事故引起的意外身故理赔,一经确认,减免身故证明材料,第一时间赔付。  请注意余震风险,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并远离外墙、窗户、阳台等风险区域。众安保险将持续密切关注事件的最新进展,做好应急理赔服务工作,全力为客户及家属提供帮助。(责任编辑:王晨曦)
中国网 2024/12/19 保险 中国太平启动“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中国网财经 [] 中国太平启动“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2023年12月19日12:27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微信QQ好友新浪微博QQ空间  中国网财经12月19日讯 北京时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甘肃105人死亡、青海11人死亡,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批示精神,及时向集团定点帮扶的两当县了解灾情,要求集团相关部门和挂职干部协助当地政府做好预防和排查工作,保障安全过冬。  中国太平当地机构紧急启动应急预案,积极排查,做好后续理赔服务工作,并推出多项理赔服务举措:  1、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提供救助及应急服务。  2、在95589开通24小时急难事故理赔服务专线,快速受理灾害事故报案。  3、启动理赔绿色通道:对于政府机关公布的事故者名单和身份,先行赔付,后补充材料。  4、简化理赔申请手续:取消理赔医院限制,减免事故证明、简化索赔资料、简化鉴定手续等。  5、启动理赔应急服务直通电话,线上线下多渠道开通受理通道。  出险理赔直通报案电话  中国太平全国统一客服热线:95589  太平人寿甘肃分公司应急工作小组  小组电话:0931-2191056  吴 林 13993192821  朱宇凤 18693188670  翟 亮 18152001397  太平人寿青海分公司应急工作小组  小组电话:0971-6259589  李翠五 13997207873  王有国 13709730207  魏国斌 15897172919  太平财险甘肃分公司应急工作小组  小组电话:0931-8562662  张亚宁 13919094333  刘广宇 18189582177  太平财险临夏中支应急工作小组  小组电话:0930-6233089  张发香 13893145565  马韶华 13830110021(责任编辑:王晨曦)
中国网 2024/12/19 保险 大家保险快速应对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 已接到1例报案 中国网财经 [] 大家保险快速应对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 已接到1例报案2023年12月19日15:24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微信QQ好友新浪微博QQ空间  中国网财经12月19日讯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甘肃105人死亡、青海11人死亡,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  灾情发生后,大家保险集团立即启动重大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大家财险、大家人寿、大家养老等子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推出应急措施:  1.主动及时开展出险客户排查。灾后第一时间开展承保单位和客户出险情况排查。  2.提供7*24小时人工电话服务。大家保险95569服务热线提供理赔报案及咨询服务,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为客户提供理赔咨询及帮助。  3.简化流程,绿色理赔。针对“12.18”理赔客户,开通理赔案件绿色处理通道,并简化理赔手续,快速履行赔付责任。  4.取消医疗限制。取消定点医院治疗限制、取消自费药品限制、简化伤残等鉴定手续等。  5.大额案件预赔。根据大额案件的预估损失情况,对已经确定的部分损失采取预付赔款的方式提前支付资金,满足受灾群众的医疗、救助的资金急需。  截至发稿时,大家保险已接到1例因地震房屋倒塌导致车辆受损报案,当地理赔人员已快速跟进。大家保险将持续关注政府信息发布及客户报案情况,积极引导和帮助受灾客户做好防灾减损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救援理赔等后续工作。(责任编辑:王晨曦)
中国网 2024/12/19 保险 泰康之家·冀园落地石家庄 可提供约890个养老单元 中国网财经 [] 泰康之家·冀园落地石家庄 可提供约890个养老单元2023年12月19日15:36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微信QQ好友新浪微博QQ空间  中国网财经12月19日讯 今日,泰康保险集团成功摘得石家庄市长安区核心区域地块,标志着泰康之家·冀园正式落地石家庄。  据悉,泰康之家·冀园占地面积约72亩,规划地上建筑面积约7.7万平方米,可提供约890个养老单元。泰康之家·冀园专门打造约7000平米的活力中心,同时还将配建一家170张床位的二级康复医院,并共享泰康全国优质的大健康生态医疗资源。  泰康之家·冀园交通便利,周边医疗资源丰富,距离正在建设中的地铁4号线东垣东路站仅300米,离正在建设的三甲医院河北省中医院(高营院区)不到2公里,半小时内车程还可到达河北省人民医院等知名大三甲医院。  泰康之家·冀园将引入国际标准持续照料模式,以“活力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智慧养老”为特色,提供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记忆照护等一站式连续性医养服务。  截至冀园落地,泰康之家已经在全国34个城市布局了39个项目,其中19城20家社区投入运营,入住居民也快速突破了11000人。(责任编辑:王晨曦)
中国网 2024/12/19 保险 新华保险捐款100万元驰援甘肃青海地震灾区 已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中国网财经 [] 新华保险捐款100万元驰援甘肃青海地震灾区 已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2023年12月19日16:06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微信QQ好友新浪微博QQ空间  中国网财经12月19日讯 北京时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甘肃100人死亡、青海11人死亡,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  面对突发灾情,社会各界积极响应,新华保险第一时间通过新华人寿保险公益基金会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100万元现金,用于驰援甘肃、青海地震受灾地区。  共渡难关、同心抗灾,新华保险已经及时启动重大突发事件I级应急响应,推出八大应急服务举措,为此次地震出险客户报案理赔提供便利。新华保险将持续关注赈灾进展,为灾区民众和客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金融国企 “金融为民”的担当和情怀。(责任编辑:朱赫)
中国网 2024/12/19 保险 虚列业务宣传费 紫金保险盘锦中心支公司被罚款15万元 中国网财经 [] 虚列业务宣传费 紫金保险盘锦中心支公司被罚款15万元2023年12月19日16:09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微信QQ好友新浪微博QQ空间  中国网财经12月19日讯 今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行政处罚信息显示,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盘锦中心支公司,因虚列业务宣传费被罚款15万元。  时任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盘锦中心支公司总经理朱成博对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盘锦中心支公司虚列业务宣传费行为负直接责任及管理责任,被警告并罚款1万元。  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名称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盘锦监管分局,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为2023年12月18日。(责任编辑:朱赫)
中国网 2024/12/19 保险 发生地震后,哪些保险可获赔? 李自曼 [] 发生地震后,哪些保险可获赔?2023年12月19日17:45 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自曼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微信QQ好友新浪微博QQ空间  中新经纬12月19日电 (李自曼)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30秒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甘肃、青海两地共118人死亡,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地震发生后,多家险企启动重大灾害事故应急响应机制,开启理赔报案语音专属通道,受理客户咨询和理赔。   部分保险公司已完成甘肃地震首笔赔付  中新经纬从中国平安方面了解到,截至19日14时,平安产险接到本次地震甘肃、青海报案67笔。其中,车险26笔、个人财产险36笔、团体财产险2笔、意健险3笔;预估理赔金额101.4万,已结案6笔,已累计赔付(含预赔)7.1万。  据悉,平安产险甘肃分公司已完成地震首笔车险案件赔付7000元。平安产险青海分公司已完成“雇主安心保”首笔预赔2000元。  截至19日12时,人保财险甘肃分公司共收到临夏积石山地震灾害报案130件。中国太保已接到临夏积石山县地震相关车险报案17例。  地震发生后,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泰康保险、太平人寿等保险公司均推出了一些应急服务举措。如平安产险推出减免单证的举措,受本次事故影响的5万元以下财产险案件无需提供维修合同、发票等证明、财务账册原件。中国人保也简化本次地震灾害理赔流程,减免保单、索赔申请书、事故证明材料。  除了减免单证,中国人寿方面还表示,客户无论是否接受定点医院治疗,该公司均承担保险责任。对于因伤住院治疗未结束的,该公司根据现有治疗情况,及时预付。泰康保险集团还提供取消就诊医院及药品限制、上门理赔服务、车险抢险救援服务、心理疏导服务等。   寿险、车险等可赔付  对于地震造成的损失,部分人身险、财产险可派上用场。  寿险方面,寿险、医疗险、意外险等的保险责任中一般均包含地震责任。其中,寿险针对地震导致身故可获得赔付,全残则要看产品是否包含该责任;医疗险可以针对地震导致的医疗费用进行“实报实销”;消费者所购意外险若含地震责任,地震导致身故均能获得赔付,残疾则要看产品具体条款。重疾险中,部分疾病状态也可以由意外导致,若消费者所购重疾险未将地震列为责任免除范围,因地震导致的部分伤残达到重疾险的疾病释义,可以获得赔付。  财产险方面,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告诉中新经纬,2020年车险综合改革之后,车损险保险条款未将“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导致的被保险机动车的损失和费用列为除外责任。 因此,对于车辆保险来说,因地震导致的车辆损失可以在保险条款约定内获得赔偿。  地震除带来人员伤亡外,还会带来房屋和其他基础设施损毁。家财险能够为地震带来的房屋受损,进行赔付吗?  中新经纬查阅资料发现,目前市场上的家财险很少覆盖地震风险。个别家财险可选附加地震险,但在理赔时,对地震级别有规定,即造成房屋和室内财产损失的地震必须是破坏性的。如果因房屋防震等级没有达到国家要求而造成损失,保险公司不赔。目前,部分城市推出了专属的普惠型地震巨灾补充家财险,如四川省雅安市推出的“雅安保”,可针对地震带来的房屋和其他室内财产损失进行赔付。  杨泽云表示,地震、海啸等巨灾风险由于出现概率极低、但一旦出现损失极高,这使得商业保险公司也难以有效应对巨灾风险。因此,大多数的商业财产保险一般都将地震、海啸等巨灾风险列为除外责任。常见的普通的家庭财产保险、企业财产保险等,除非购买了附加地震的扩展条款,否则一般都不能赔偿因为地震导致的财产损失。  杨泽云指出,目前,中国的巨灾保险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地方政府与保险公司合作,进行了房屋地震保险等巨灾保险的试点。原甘肃保监局2014年针对甘肃地域区位特点,出台了《关于促进我省财产保险特色业务发展的意见》,鼓励保险公司探索破题地震保险的试点。但此次甘肃受灾地区是否纳入试点范围,还有待核实。(责任编辑:孟茜云)
中国网 2024/12/19 保险 中国平安捐赠1000万元驰援甘肃青海地震灾区 平安产险已完成6笔理赔案件 中国网财经 [] 中国平安捐赠1000万元驰援甘肃青海地震灾区 平安产险已完成6笔理赔案件2023年12月19日18:42 中国网财经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82081166微信QQ好友新浪微博QQ空间  中国网财经12月19日讯 北京时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12月19日12时,地震已造成甘肃、青海118人遇难,地震造成房屋受损严重,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灾情还在进一步核查中。  心系灾区,暖心援助。12月19日,积石山震区及周边地区后半夜至凌晨的最低气温可降至-15到-9℃之间,体感寒冷,中国平安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积极开展“平安驰援甘肃青海地震灾区送温暖”行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赠人民币1000万元,首批捐赠款项采买的救灾帐篷、保暖衣物、防潮垫、暖炉、折叠床、食品、饮用水等救灾物资,并已于12月19日下午14时运往灾区。  争分夺秒,实时响应。12月19日凌晨3点,平安产险首批应急救援队成员抵达受灾区域,是第一家抵达救灾指挥部旁的保险公司,并在指定的救援服务点搭建好救援帐篷,迅速开展理赔以及相关救援工作。截至12月19日16时,平安产险已组织超38名平安守护者应急救援队人员至甘肃、青海受灾地区,全力协助当地救援工作,并提供应急物资,以实际行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12月19日14时,平安产险累计接到受灾地区客户相关报案67笔,预估理赔金额101万,包含车险报案26笔、个人财产险36笔,团体财产险2笔、意健险3笔。12月19日中午12点48分,平安产险已完成第一笔地震案件理赔,赔付金额7000元。目前,平安产险已累计完成6笔理赔案件。  与此同时,平安人寿甘肃分公司查勘人员也到达受灾区域,先后走访县政府、县应急局、县消防局、新闻办等单位,收集伤亡人员信息,并走访部分受灾群众进一步收集伤亡信息,开展客户排查工作,并搭建了临时理赔报案受理点,协助当地工作人员接待受灾群众,处理理赔咨询。目前查勘救援工作仍在进行中,平安人寿、平安健康险及平安养老险将持续关注灾情进展,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发生后,中国平安第一时间成立以集团总经理谢永林为组长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平安产险董事长龙泉、平安人寿董事长杨铮、平安养老险董事长甘为民、平安健康险董事长朱友刚、集团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及集团首席行政事务执行官王志良等为副组长。快速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应对此次地震灾情,统筹开展各家专业公司及青海、甘肃当地机构应急处置、客户排查及理赔服务等各项工作。  中国平安旗下寿险、产险、养老险、健康险等均已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处理小组,核实排查客户情况,推出急难救援应急服务举措,开通快速理赔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材料、取消定点医院限制、医疗费用垫付等多项应急服务举措。无论是否平安客户,均可通过拨打中国平安24小时服务热线95511,联系客服人员获得相关帮助。  中国平安表示,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灾情进展,全力调集各方资源协助震区救援,竭力履行保险保障的天职,持续排查客户情况,确保各项应急服务、快速理赔及客户关怀服务举措落实到位。(责任编辑:王擎宇)

Data update frequency

Annual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