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酸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
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巨大。建筑物、基础设施、农业和工业生产设施等受损严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复和重建。这些费用不仅消耗了社会资源,还可能影响国家的财政稳定和经济增长;其次,灾害还带来了间接经济损失。例如,灾害可能导致市场供应中断,商品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到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此外,灾害还可能对旅游业、保险业等服务业造成冲击,进一步加剧经济损失;此外,灾害还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连锁反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灾害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的波动,影响到国际贸易和投资。这种连锁反应可能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构成威胁。
综上所述,全球各类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减少灾害的发生和损失。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灾害经济影响的研究和分析,为制定科学的防灾减灾政策提供有力支持。以此为背景,CnOpenData整理了两个来源的全球自然灾害信息,A来源数据总量为三千二百条,B来源数据总量为一万两千条,表格包含灾害类别、灾害等级、所在地区、经纬度、受影响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
时间区间
- A来源:2016.1.1-2024.5.12
- B来源:2007.5.7-2025.1.20
数据规模
字段展示
样本数据
全球自然灾害数据-A来源
全球自然灾害数据-B来源
相关文献
- 杨子晖、李东承、陈雨恬,2024:《金融市场的“绿天鹅”风险研究——基于物理风险与转型风险的双重视角》,《管理世界》第2期。
- 丁宇刚、孙祁祥,2022:《气候风险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异质性及机制分析》,《金融研究》第9期。
- 许闲、张彧,2017:《自然灾害损失评估:联合国框架、评价与案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8期。
数据更新频率
年度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