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指出要坚持“数字驱动、智慧为民、绿色低碳、公平普惠”的基本发展原则,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引擎作用,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各大银行纷纷加大对金融科技创新的投入,通过自主研发或外部合作的方式来助力其数字化转型,从而提升经营效率。
CnOpenData推出中国全部银行专利申请与授权数据,分为发明公布专利、发明授权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四部分,分设基本信息表和事务表,以展现各类型专利的基本信息及法律状态信息,以期为学术界提供更优质、先进的专利数据支持。
- 基础信息层
- 专利属性:申请号、授权公告号、专利名称、IPC分类号、申请日、授权日、申请人/专利权人、发明人、地址、专利代理机构及代理人信息。
- 专利类型:覆盖发明专利(含公开与授权两个阶段)、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类。
- 事务管理层
-
法律状态变更记录(如审查意见、驳回、授权、无效宣告、转让、质押等)。
-
国际专利事务:PCT申请数据、优先权信息、分案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等。
一、数据可靠性
- 来源权威性:突破单一数据源局限,全面整合中国产权局的官方专利数据与全球专利法律状态动态信息,形成覆盖专利全生命周期的立体数据网络。通过构建专利家族识别算法,实现全球同族专利的智能关联,解决传统数据库分散检索导致的重复计算问题。
- 透明化清洗规则:公开关键词匹配逻辑、技术分类映射表及机构归一化规则,接受第三方验证。
二、数据完整性
- 时间跨度:支持1985年至今的全部银行专利数据,完整覆盖中国专利制度建立至今的银行专利全生命周期数据。
- 银行覆盖:发明公布专利申请人、发明授权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人中包含【银行】关键词的所有专利。
- 要素覆盖:结构化全字段记录专利从申请到失效的全生命周期状态变迁,特别设计了权利要求数、同族专利数、引用频次等指标。
三、潜在应用场景
- 学术研究:分析密集度与区域金融创新的相关性,或探究专利质量对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作用。
- 商业决策:科技公司识别银行技术需求缺口(如某银行在生物识别领域专利布局薄弱),定制解决方案;投资机构评估银行技术竞争力。
- 策制定制:监管机构监测银行业技术同质化风险,或评估绿色金融专利对“双碳”目标的贡献度。
时间区间
- 发明公布按照申请公布日统计:1985-2023年
- 发明授权/实用新型按照授权公布日统计:1985-2023年
字段展示
样本数据
因本数据表格较多,本页仅作全部银行发明公布专利相关表格展示,更多表格内容详见左侧分表。
全部银行发明公布专利基本信息表
全部银行发明公布专利事务表
参考文献
- 蔡岑、殷晓晴、陈选娟,2023:《金融科技创新路径选择与银行经营效率》,《财经研究》第3期。
数据更新频率
年度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