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指数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商品价值、价格和数量变动趋势及幅度的统计指标,能衡量国家或地区对的外贸易条件状况、贸易效益及其变动。宏观上,它是国民经济分析和预测不可缺少的指标和工具,是国家掌控市场价格的重要工具,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用于比较和评估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微观上,它是企业洞察市场行情、确定发展战略的重要参考依据。
对外贸易也会受到国际关系、发展战略、卫生防疫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能从国家(或地区)的海关统计数据中分析以下重要问题:
- 资源禀赋和经济技术发展。对外贸易的基础是世界各国在生产要素分布、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的市场供求状况差异,世界各国都是通过扩大优势商品生产,缩小劣势商品生产,并通过出口优势产品从国外换回本国居于劣势的商品。因此从海关数据中可以分析出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了解其资源禀赋和经济技术发展状况。
- 对外开放水平。进出口贸易并非是完全自由的市场,政府会通过征收关税、制定流程要求、提供服务等方式对进出口贸易业务进行调节管理,体现出其对外开放水平。近年来,我国通过建设自由贸易港、自贸试验区、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单一窗口”对接、AEO互认合作等政策举措大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质量,相关成效可以从海关数据中进行检验。
- 疫情防控。口岸卫生检疫是进出口贸易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各国防疫政策的差异带来了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卫生检疫技术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也更能体现出国家(或地区)的风险应对能力和在国际供应链中的地位。
CnOpenData中国对外贸易指数数据库整理了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布的中国对外贸易指数,包括24个子表,以月度数据为基础,涵盖依据《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缩写HS,分为HS4位编码指数和HS2位编码指数)、《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缩写SITC,按初级产品、工业制品两大项及下一级子项分别计算其指数)、《按大类经济类别分类》(缩写BEC,分为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消费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为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等)四种分类标准下,我国进口、出口商品贸易的月度同比、环比指数。
时间区间
2018.01-2024.11
字段展示
样本数据
全国出口商品贸易同比指数(HS2分类)
全国出口商品贸易同比指数(SITC2分类)
全国出口商品贸易同比指数(BEC分类)
全国出口商品贸易同比指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全国出口商品贸易同比指数(HS4分类)
全国出口商品贸易同比指数(SITC3分类)
全国出口商品贸易环比指数(HS2分类)
全国出口商品贸易环比指数(SITC2分类)
全国出口商品贸易环比指数(BEC分类)
全国出口商品贸易环比指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全国出口商品贸易环比指数(HS4分类)
全国出口商品贸易环比指数(SITC3分类)
全国进口商品贸易同比指数(HS2分类)
全国进口商品贸易同比指数(SITC2分类)
全国进口商品贸易同比指数(BEC分类)
全国进口商品贸易同比指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全国进口商品贸易同比指数(HS4分类)
全国进口商品贸易同比指数(SITC3分类)
全国进口商品贸易环比指数(HS2分类)
全国进口商品贸易环比指数(SITC2分类)
全国进口商品贸易环比指数(BEC分类)
全国进口商品贸易环比指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全国进口商品贸易环比指数(HS4分类)
全国进口商品贸易环比指数(SITC3分类)
数据更新频率
年度更新